早劫难,晋王威名中原大震,顺承天命理所当为,就依太妃之言。
”
闻辽主拥戴,郭无为心中大喜,谢道:“儿臣何德何能?得父皇厚爱,儿臣永志不忘,愿为儿皇帝为父皇中原尽孝。
”耶律德光闻郭无为谄媚之言,即刻降旨封郭无为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大赦天下,史称“后晋”。
唐终晋兴,郭无为以幽云十六州割与契丹,又自称儿皇帝尊辽主为父皇帝,诸侯得知震怒不已,皆有讨伐之心。
越王杨业、楚王马希范拥吴王杨溥为盟主,趁晋帝中原立足未稳联兵讨伐郭无为,恢复唐室。
吴王杨溥是个平庸之辈,懒惰出奇,无心朝政,再三拖延不愿起兵,吴国大臣皆叹其不争。
吴国大臣周宗往相国府求见吴相徐立,对其言道:“群臣联章请吴王起兵,惟独相国一言不,却为何故?”
徐立面对镜言道:“功业已就,须皆白,知诰老矣。
”
周宗言道:“我知相国原本姓李,唐室亦姓李,诸侯皆有复李唐之心,吴王无能,相国可取而代之,不可负天下人之心。
”
徐立乃是吴国大将徐温德养子,本来确是姓李。
听了周宗之言,徐立故作惊讶,问道:“大人之意,莫非让我以李姓之后自立为君?”
“正是。
”周宗言道。
徐立言道:“徐氏世代吴王心腹之臣,我岂能有负徐氏一门忠良。
”
周宗言道:“相国既不愿负徐氏忠良,亦不可负李氏社稷。
重兴大唐,天下所望,公不可因徐氏养育之恩,而失李氏重兴之义。
”足之高漠然良久,才点头暗许。
同年七月,吴国群臣联章请吴王杨溥禅位,杨溥平日无心朝政,让位于徐立到也乐意,杨氏宗族皆得富贵保全。
徐立复姓李,取名为昪,自称唐宪宗皇子建王李恪四世孙,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后晋虽在洛阳定都,但洛阳宫室多毁于火灾,郭无为常迁怒于宫室残破。
丞相桑维翰见郭无为心事,献言道:“都城洛阳虽有帝气,但兴唐而不兴晋,并非大晋祥瑞之地。
”
郭无为问道:“以爱卿之见,当以何处为都?”
桑维翰言道:“开封府北倚燕赵,东接齐鲁,向南以震群候,水6交汇,四面相通,乃帝室之都也。
陛下以粱宫旧室,复修新殿,再琢帝王之气。
”
郭无为大喜:“爱卿之言,正合朕意,传旨天下各州府衙门,征集民夫采挖石料木材,以助新修宫殿之用。
”
桑维翰将郭无为旨意传告各州府,举国上下大动土木,劳众伤财,大失人心。
天雄节度使名曰刘延光,字子环,临漳人氏,此人是王越的右军师兼都督,王越夺位之后,只因刘延光年老,便封了节度使安居一方。
刘延光本想屈身郭无为之下,安安稳稳做个官,但是见百姓为晋主采运木料土石运营艰辛,空乏民力,心中不忍。
这正是:身在曹营心向汉,欲反晋主报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