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
郭崇韬闻知张全义来府,便于客厅相见。
张全义名几个家丁堂外候着,与郭崇韬杜坐堂中,郭崇韬香茶待之,张全义言道:“丞相大人,下官前日在朝上奏请万岁迁都,不知丞相有何高见?”
郭崇韬言道:“上柱国赵烁已作见解,我又何需多言?”
张全义见郭崇韬语气不服李嗣源,便顺着毛摸,言道:“上柱国句句皆言讨蜀之事,下官以为上柱国非是适宜人选。
”
“哦!”郭崇韬问:“张大人以为何人当挂帅西征?”
张全义言道:“下官曾闻当年先皇李克用曾命相爷为使,前往西蜀,且沿途勘察地势,丞相您轻车熟路乃帅才人选。
”
郭崇韬赞道:“张大人有此高见,令本相钦佩呀。
”
张全义面带为难之色言道:“下官所提迁都之事,却是为我大唐万代兴盛,无意冒犯上柱国,还望丞相多多点缀。
”
“哼!”郭崇韬冷笑言道:“赵烁在朝中如同王莽篡权,董卓霸政,如今你我同朝为官,当为国除奸,以正朝纲。
”
“郭丞相真乃伊尹在世,周公复生,张全义愿与大人共举大义。
”张全义言道。
郭崇韬言道:“张大人言重了,你我之力岂能弹劾的了赵烁,还需保奏赵烁。
我刚闻镇州守将李建及病故。
镇州是阻据契丹南下的重镇,我等何不联名请奏万岁,让赵烁封疆一隅,镇守边陲。
朝中大小事由不就由你我定夺。
”
张全义笑道:“丞相高见,不知众人如何如何联名?”
郭崇韬言道:“我与豆卢革同居相位,交往甚厚自然联名;张大人若能与袁象先等梁朝旧臣联名保举赵烁,使其调虎离山,万岁定可应允。
”
不过两日,郭崇韬、豆卢革、张全义、袁象先等二十余位朝中重臣联名上奏庄宗李存勖,请调派赵烁镇守镇州,李存勖正在揽阅这些奏章,只见伶人景进来至近前,细声言道:“陛下,赏琴曲的时辰到了,不知有何烦心之事困扰陛下?”
庄宗言道:“这两天朝中友诸多大臣,保举上柱国赵烁镇守镇州,朕不知道是准奏还是不准奏。
”
景进言道:“陛下,群臣保奏赵烁出任镇州,乃是畏惧赵烁专权朝政。
再者前翻那赵烁阻拦陛下迁都洛阳,使帝室难归正位;保举王越为讨蜀先锋,乃是暗中扶植党羽,赚取兵权。
陛下若是不把赵烁调出,只恐群臣只拜上柱国,不拜当朝君,请陛下慎重呀。
”
“景进之言确是有理,汝即可代朕草拟诏书,朕要杀杀赵烁的威风。
”庄宗言道。
景进即刻拟诏,使赵烁出任镇州。
次日早朝已毕,赵烁回至太尉府是满怀怨气,只因庄宗在早朝之上降旨三件大事,免去赵烁太尉之职,改任镇州节度使,加封定唐公;加封郭崇韬为讨蜀元帅;恩准张全义所奏迁都洛阳之事。
赵烁此时是越想越气,便将王越、郭无为,太尉府参军李响、还有杨业四人招来。
赵烁开门见山说道:“今日早朝万岁降旨,加封定唐公,命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