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章 利益

首页
    第七十章利益 …… 席永泰的矛头直指地主阶层,不由得整个朝堂之上倒吸冷气声一片。

    为何会形成地主阶层,殿下每一个人都清清楚楚。

    大赵帝国初立之时,百废待兴,又的确是重新按照户籍划分了田地。

    但随着时代一点点过去,那些好不容易熬出头的权贵家族,又岂会将所有希望寄托在朝廷之上?发达了,自然钱财也多,钱财多了又干嘛?自然是多买些田地,雇人打理一番,每年也好有个固定收益。

    十亩八亩的,自然不会有太大的收益。

    但是数千亩,甚至是上万,数万亩地。

    就会形成一个很夸张的收益了。

    更何况,不知道哪个缺德鬼先出的主意,那就是不管丰收还是灾害,佃户要交的租子都是固定的。

    不够的话,来年再扣。

     如此,手中有了田地,基本不用干活就能享受奢侈的生活。

    还旱涝保收的。

    这种日子,哪里去找?以至于收购或者利用在位时候的职权兼并土地的人越来越多。

    有当官的,也有经营生意赚了钱的。

    一亩上佳良田虽然要数十贯钱,基本二三十年后才会回本。

    但架不住稳定啊。

    何况,田地在手中,也是固定资产,而或多或少,还会涨些价格。

    传给子孙,也是一份丰厚而延绵不绝的家产。

     例如沈逸君之类近乎于位极人臣的朝廷大员,到了告老还乡之时,恐怕早就把多年积攒的钱财换成了大量的良田。

    若是以他敛财的本事,一辈子积攒个八万十万亩地,也非完全不可能。

     而像他那种家族,再延绵个一两百年什么的,积累下来的钱财,人脉,甚至是培育出来的出色子孙后代,也去靠关系,靠科举成为官员,便形成了一个知名世家。

     自然,当大地主当成知名世家的,也不是太多见。

    全国加起来,撑死了不过百余家。

    其中不断有百年世家轰然倒塌,又有新兴世家站起来。

    世家之外,又有坐拥万亩以上的大地主上千,数千亩的地主数千,以及数百亩上千亩的小地主无数,数十亩上百亩的富农更是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