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三章 帝国国会

首页
    从陕西到京师却要提前12出发。

    这中间差距可见一般。

     陕西议员代表团听说此种消息后,第二天就聚在一起开会,要求尽快兴建陕西至京师的天路。

    否则“陕西之落后与日俱增,将来不复有一席之地也。

    ”而四川、两广议员在目睹铁路之便捷后,也进一步坚定了尽快完成粤汉、川汉铁路勘探、修筑的决心。

     就连向以民风保守、闭塞而著称的蒙古议员,此番对交通一事也深有触动。

    蒙古自古以骑兵而著称,库伦到京师一千两百余里,骑兵即便在天气好时也大约需要半个月的形成,但如果换成铁路,最多两昼夜就可抵达。

    而且无鞍马劳顿之苦,无风霜雨雪之阻。

    按照计划,京张铁路修筑完成后将进行张绥、张库铁路的修筑,此时詹天佑正率领手下进行地质勘探。

    听到这样的消息。

    全部出身王公家族的蒙古议员喜不自胜,来京后表示将尽力配合、尽快完成修筑。

     除了各省代表团陆续抵达的热闹外,京师各省会馆的热闹程度也毫不逊色。

    国人多地是乡土情结,除直隶外,几乎各省在京师都设有会馆,专门用于接待同乡官员,联络彼此感情,互通京官、外官声气。

    以往最热闹的时候是接待各省赴京赶考的举子,科举停办后这种热闹场面便移植到了议员代表团身上。

    每个省的议员只要一抵达, 贯的官员早就准备好了下榻处,然后就是接风宴。

     当然,除却联络感情外,对家乡议员招待的隐然还有其他方面工作地用意——即希望这些同乡在议院开会时对朝廷的抨击不要太过激进,希望他们能够体会朝廷的难处。

    特别是财政、工商、教育、职官等几个与地方打交道较多的衙门,更唯恐议员们发牢骚。

     各种消息通过秘密渠道传到林广宇耳朵后,皇帝只是一笑:“同乡聚会,相互宴请,本来是人之常情,不宜太过紧张。

    更何况议院新办、国会初开,上上下下对中间规矩还不甚了解,彼此多打听消息,多掌握情况对宪政实属有益无害,要相信议员们的能力与识见。

    ” 资政院的议员一共由200组成,在起初慈禧下令的诏书中,为保证持赞同朝廷态度的议员能获得多数地位,在章程中明确规定资政院议员钦定和民选各占其中一半,但由于正、副议长也由钦定,实际上钦定派拥有了潜在地左右多数力量。

    好在各地士绅只以召开国会为目标,对钦定人数过多也无意见。

     但林广宇的思路远远与慈禧不同,亲政后颁布的《预备立宪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增加民选议员的名额,在维新元年各省议局会议召开后,以上谕地形式对名额分配进行了调整。

    原本钦定议员中宗室王公世爵有1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