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七章 推心置腹

首页
    观应熟门熟路,不多时便和岑春煊在一家酒楼门口停着门口那块“晚风阁”的匾额,岑春煊笑问道:“此处有何典故?” “江边风大,夏日晚间如果来此次用膳,往往清风徐来,令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纵有焦躁烦热,吹拂之下也可安神。

    同时,推窗放眼出去,江上皆是轮船***,星星点点,用到精妙处其悠然自得又添奇妙。

    ”郑观应笑称,“在招商局任事许久,凡有心浮气躁之时,便来此处小斟,点一、二精致小菜,不多时便可复归恬静。

    故此处虽不甚奢华,气魄亦非宏大,仍觉特别。

    ” “倒也不必一味求大求奢。

    ”岑春煊大笑,“某今日也要见识一番。

    ” 郑观应看来和酒楼的老板很熟,甫一照面,老板便迎了出来,招呼道:“郑先生今日来得倒早,日头还未偏西呢……” “呵呵。

    ”郑观应一边笑,一边答道,“今日有个旧友抵沪,听此处大名,非要来见识一番,倒是叨扰了。

    ” “先生如此说,倒是小店的荣幸了。

    ”岑春煊虽也身着官服,但年纪比郑观应小上许多,模样亦是随和,老板看不懂他身上一品大员的补服模样,只道是个寻常官员,举止言谈颇为随意。

     “郑先生还坐老地方么?” “是。

    不过我这旧友喜欢清静,上面最好不要再安排其他客人了。

    ” “行!现在本不是用餐之际,来人甚少,先生尽管放心。

    ”以往郑观应谈大生意时同样也是如此吩咐。

    老板心领神会。

    言语也不啰嗦。

     在面江的一间雅间坐了下来,果然如郑观应所说,不多时便感觉江风徐来。

    岑春换上轻薄便装后更觉神清气爽,哈哈大笑:“果然名不虚传。

    ” “方才僭称大人旧友,万望恕罪。

    ” “客气,客气,若真是郑先生旧友,倒是岑某有幸。

    ” “大人折杀……” “不必多礼。

    称呼我云阶或岑先生便可。

    ” 虽然感觉别扭,但郑观应还是尝试着叫了一声“岑先生”:“沪上小菜虽然出名,但味道偏甜,久处京城或初来乍到之人必不习惯,我让他们准备淮扬风味。

    不过上海城]|最是出名,却可品尝一二,此处虽不起眼。

    但所做点心颇为地道,吃上去油而不腻、柔中带湿、嫩滑可口……” “甚好,甚好。

    ”岑春微笑,“我在沪亦有时日。

    深知这两者妙处,在京之时每日烧饼油条已觉吃腻。

    今日正好换个口味。

    ” “江里鲜货众多,又以白条最为出名,足可品尝一二。

    ” “是何做法?” “先以生姜、火腿、开洋、鞭笋四味清蒸,待九分熟时取出,淋之以酱油、葱花、鲜汁灼热之汤,如此则香嫩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