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2章 皇帝和百官分赃(二更)

首页
    伤的心脏,知道他这个皇帝不容易,明白是非,主动让皇帝吃大头,朝廷分润一点就行了。

     懂事! 不得不说这帮勋贵武将就是比文官们懂事。

     元康帝双手背在背后,在大殿内走来走去,寻思着这件事要如何处理。

     他转身,看着方内监,“你去见温道贵,叫他好生管管下面的人。

    ” 温道贵是朝廷首辅,统领百官。

     元康帝言下之意,就是温道贵控制局面,分润银钱可以,参考勋贵武将们的态度。

    否则,帝王之怒,有几人能承受。

     方内监悄声问了句,“六四?” 七三未必能成功,六四把握更大一些。

    他这是在试探元康帝的底线。

     元康帝冷哼一声,“能分点给户部,已经是朕最大的让步。

    还想得寸进尺,真以为朕不敢杀人吗?” 方内监明白了,六四就是底线,最好是七三,若是能谈到二八那就更美啦。

     他躬身领命,带着任务出宫寻温首辅。

     温道贵也希望尽管平息此次事件,眼看快要过年了,他可不想大过年的还不安生。

    而且,他心知肚明,能从皇帝口袋里面掏出钱,就是成功。

     至于钱多钱少,都是可以商量的嘛。

     方内监代表皇帝和他这个首辅商量如何分赃,双方展开了亲切友好的交谈,了解了彼此的情况,达成了初步意向。

     皇帝得六成五,户部要三成五。

     这个比例的分赃,不不不,是分润,温首辅有信心说服百官同意。

     元康帝虽然心有不甘,但,他总不能一直不上朝,一直对百官避而不见。

    朝堂还要不要了,国家大事还处不处理呢? 没办法,只能妥协,捏着鼻子和百官达成了协议。

     协议成,户部官员那个开心,那个积极。

    这个年,可算有银子发下来了。

    否则,底层京官还得借钱过年,可怜得很哦。

     户部左侍郎亲自带领队伍,前往少府搬运银子,可谓是分毫必争。

     还担心少府的称不准,更担心少府暗中搞鬼,户部左侍郎还特意借来几个经年老掌柜掌眼。

     少府家令,历来都是刘氏宗亲担任。

     这一任少府家令,是唐王一脉,刘焗。

     在先帝那会,唐王一脉被除爵关押。

    元康帝继承皇位后,赦免了几个宗亲,其中就有唐王一脉。

     免了罪,但爵位并没有恢复。

     刘焗实职是少府家令,唐王一脉宗主。

    爵位嘛就是最低等的奉国将军,屁用都没有,还不如宗主身份管用,更比不上少府家令这个实缺。

     户部一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行为,少府家令刘焗很是看不顺眼。

     他板着脸说道:“能入少府银库的银钱,都是官银足色。

    你们户部休要拿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银子,也分成色。

    端看银子里面杂质多寡。

     刘焗话也没说错,少府的银子,都是足色,是天下间成色最好的银子,杂质极少。

     不像地方官府送上来的银子,杂色颇多,还得重新炼化,损失至少两三成。

     也就是说,地方上一百两银子,按照少府的标准重新炼化,最后只能得银子七十两,有的地方甚至只有六十两。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地方炼银工艺限制,工艺的差距,工匠技术的差距,造成了银子成色不一。

     户部肯定不会要杂色银,几十万两银子,随便做点手脚你也看不出来。

     户部左侍郎防的就是这个。

     别搞到最后。

    面上都是足色银,下面却都是杂色银。

     那乐子就大了。

     左侍郎打了个哈哈,“重任在身,请家令大人见谅。

    ” 刘焗呵呵冷笑,少府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