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延时的较量

首页
    七年的光阴如同奔流的隅田川水,带走了青春的棱角,沉淀下岁月的重量与复杂的纹路。

     东京,尾形宅邸的后院,早樱已谢,绿叶成荫。

    阿希莉帕,如今已三十岁的年纪,褪去了少女的青涩,如同一株在风雪与暖房中交替生长的雪松,沉淀出一种独特的风韵。

    她的眉眼依旧带着阿依努人特有的深邃轮廓,眼神却更加沉静锐利,偶尔闪过的一丝活泼狡黠,依稀可见当年库坦雪狼的影子。

    她穿着剪裁合体的改良和服,既不失礼数,行动间又带着利落。

    此刻,她正蹲在花圃边,耐心地指导着一个少年侍弄一株新移栽的库坦山杜鹃。

     少年十四岁,身量已开始拔高,面容清俊,眉眼间那份冷峻的轮廓,与端坐在廊下看报的男人如出一辙,正是花泽明。

    然而,与父亲深不见底的黑眸不同,少年的眼神清澈温和,带着一种被精心呵护出的善良与书卷气。

    他认真地听着母亲的讲解,动作轻柔地培土、浇水,指尖沾染了泥土也毫不在意。

     “妈妈,这样行吗?它真的能在东京开花吗?”明的声音带着变声期特有的沙哑,却充满了温和的关切。

     “当然能,”阿希莉帕笑着,用阿依努语夹杂着日语回答,这是母子间特有的交流方式,“库坦的花,只要根还在,哪里都能活。

    就像我们一样。

    ”她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笑容温暖而有力。

     廊下,尾形百之助放下手中的《东京朝日新闻》。

    四十五岁的他,肩章上闪耀着中将的金星,岁月在他冷峻的脸上刻下更深的纹路,却无损那份久居上位的威严与掌控力。

    他锐利的目光扫过院中温馨的母子互动,最终落在阿希莉帕沉静而充满生命力的侧脸上。

    十余年的捆绑,她不再是那个需要戴着面具的囚徒,而是以一种更真实、更坚韧的姿态,存在于他的生命里,如同他权力版图上最特殊也最稳固的一块拼图。

    激进的同化政策早已被证明是灾难,而他主导的“尊重特性、渐进融合”路线,不仅保住了阿依努文化这颗“活化石”,更成了他政治履历上亮眼的一笔。

    借助杉元、白石在北海道的深耕,百合子在东京文化圈的摇旗呐喊(她已成为知名文化刊物《东瀛风物志》的主笔,专司推介少数民族文化,笔锋犀利又不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