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9章 聚是一坨屎,散是满天星

首页
    (刚写完,大家3点半之后再看,我还要从头看一遍改下错别字精修一下) 王尚书真的拿出了证据。

     半天后。

     魏君、白倾心和陈万里看完了王尚书,哦,不,是儒家珍藏的留影珠后,齐齐陷入了沉默。

     孟佳本来也应该在的,但是她发觉事情不对劲之后,早就一溜烟的跑了。

     这种事情,她是真的不敢沾边。

     沾上就是个死。

     别说孟佳了,就算是白倾心看完儒家拿出的留影珠,都感觉心中一沉,有些后悔接下了这个案子。

     往常她查案,有明确的苦主,有罪大恶极的凶手,所以她查起来并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但是这个案子不同。

     牵扯到的强力人物暂且不提,单单这件案子的错综复杂程度,就让白倾心感觉十分棘手。

     最重要的是,她不知道谁才是对的。

     所以,她不知道自己该帮谁。

     看着沉默不语的王尚书和面目隐隐有些狰狞的陈万里,白倾心幽幽一叹。

     “王老,儒家也是有心了,竟然还有留影珠。

    ” 留影珠上的内容,正是当年影子和儒家密谈的内容。

     而影子也向儒家展示了陈万里这批墨家弟子向西大陆的墨家投诚的证据。

     真真是证据确凿。

     无可抵赖。

     王尚书苦涩一笑,解释道:“儒家本没有留影的习惯,所以影子也罢,先帝也好,都没有想到儒家竟然会防着他们。

    实在是此事干系重大,当时我们儒家的主事者多了一层心思,但也直到今日才敢拿出来。

    ” 白倾心和魏君对视了一眼,同时摇了摇头。

     儒家这种留一手有必要吗?当然有必要。

     先帝有先帝的枭雄手段。

     可儒家的实力强大到让先帝忌惮,又岂能没点自己的手段? 到了一定的层次之后,谁又会是傻子呢? 不过是每个人都在考虑自己的利益罢了。

     儒家的确是多留了一手,但很显然,这件事情最终还是先帝技高一筹。

     而儒家,也接近被先帝这一手给打废了。

     “陈先生,你有什么话说?”魏君看向陈万里。

     陈万里沉默了良久,而后才道:“我们这批人到了西大陆之后,假意投诚,本就是早就制定好的战略计划,此事百里知道,杨大帅知道,先帝——也知道。

    ” 魏君挑了挑眉,道:“所以影子拿出的证据是真的。

    ” “是真的。

    ”陈万里的声音十分痛苦。

     “那此事——从目前的证据来看,还真怨不得儒家。

    ”魏君认真道。

     再次明确一个前提,这是一个封建帝制的国家。

     墨家弟子造反,不是他们一个人的事情。

     尤其还是在战时。

     儒家拿到了证据,拿到了皇命,那屠了墨城……合情合理。

     从法理上,任谁都挑不出毛病。

     陈万里的心猛然一痛。

     他看向王尚书,目光中满是杀意:“儒家当真认为我们已经反叛了才去屠杀的墨城吗?若儒家真的对于先帝的旨意毫不怀疑,又为何提前留影?姓王的,你说,儒家到底是不是在借刀杀人?” 王尚书神情淡定,语气木然:“纵然儒家有怀疑又能如何?纵然儒家在借刀杀人又能如何?陈万里,你到现在还认为,墨家有此难,是我儒家的原因吗?” 陈万里双拳紧握,怒发冲冠。

     看到陈万里这副模样,魏君也是叹息了一声。

     “看来王尚书之前的猜测是对的,陈先生你之前和杨大帅有默契。

    ” 陈万里痛苦道:“他们告诉我,全都是儒家做的,他们也愿意让儒家付出代价。

    而且,杨大帅最后也选择了以死谢罪。

    ” 看着魏君和白倾心,陈万里透露了一个重磅秘密:“杨大帅死了,最后死于我的手上。

    借助杨大帅的人头,我在西大陆扶摇直上。

    而他死前对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要恨大乾,他希望我始终记得,大乾没有对不起我,是儒家对不起墨家。

    ” 魏君和白倾心齐齐动容。

     就连王尚书也面色一变。

     “杨守业,真的死了?” 当年在军中,虽然杨大帅始终没有真正表态,但是他心里很清楚,杨大帅是在针对儒家的。

     不然就是在质疑杨大帅对于军队的掌控力度。

     但王尚书也没有想到,杨大帅竟然真的选择死在了陈万里手中。

     陈万里再次确认之后,王尚书也沉默了。

     魏君把整件事情理了理,十分感慨:“杨大帅以死明志,帮陈先生上位,也帮大乾赢得未来。

    忠心耿耿,天日可鉴,只是……” 只是这个算计,到底还是伤害了很多人。

     可杨大帅很显然并非为了一己私利。

     他把自己的命都搭了上去。

     虽布局并不光明正大,却不负为国为民的初心。

     如此行事,如此人物,魏君也实在不好评价。

     白倾心、陈万里和王尚书三人也心情复杂。

     王尚书自嘲道:“先帝是对的,毕竟卫国战争打赢了。

    杨大帅是对的,他连自己的命都搭上了。

    墨家是委屈的,所有人都觉得是我们儒家负了墨家。

    我们甚至都不敢自辩,因为一旦把所有的真相全部揭开,到最后伤害的只有大乾。

     君子可欺以其方,可是,凭什么? 凭什么我们儒家忠君爱国,出生入死,到最后要沦为牺牲品? “我们儒家,又做错了什么?” …… “儒家,错就错在太强,心太大,不知收敛。

    ” 姬家。

     姬帅得知魏君和白倾心的来意之后,并没有将他们拒之门外,而是和他们很认真的讲解了一下当年的情况。

     姬帅不知道陈万里一事的最终内幕。

     魏君和白倾心来找姬帅,询问的是当年儒家在大乾朝堂是何种情况。

     他们需要知道一定的时代背景。

     也需要知道,军方到底为何针对儒家。

     姬帅帮他们解释了原因。

     “儒家弟子,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不仅文采超群,兵法韬略和兵书战阵他们也会学习。

    甚至连墨家的所谓奇淫技巧,儒家也有钻研。

    当初百家争鸣,儒家胜出,看似是把百家击败,但不如说是儒家把百家给吞并了。

    取其精华,去其糟泊,到最后,儒家什么都想要。

    ” 姬帅的面色有些严肃,声音更是十分铁血:“魏大人,白大人,你们能想象吗?当初的大乾朝堂,半数以上都是儒家弟子。

    军中实力,亦被儒家入侵了三分之一。

    大乾与其说是君家的大乾,不如说是儒家的大乾。

     若非卫国战争一战打光了儒家的元气,现如今的大乾朝堂到底谁说了算,还真的说不好。

     “面对儒家的强势入侵,我们这些将门自然不想被儒家逐渐蚕食,慢慢吞并。

    所以当年在军中,我们这批人和儒家那批人的矛盾的确很激烈。

    ” 魏君缓缓的点了点头。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莫以为军中就没有山头。

     军中的山头主义,很多时候比朝堂要更多。

     儒家插手军权,等同于触碰了杨大帅姬帅他们的逆鳞。

     所以军方的反击,是必然会来的。

     无非就是能造成多大的后果。

     白倾心主动问道:“姬帅,卫国战争期间,是否有出现过儒家弟子有危险,大乾其他军队见死不救的案例?” 姬帅迟疑了一下,还是选择点了点头:“自然是有,这种事情根本无法避免。

    白大人,你没有从过军,你可能不懂。

    令行禁止是书上说的事情,可是具体到实务上,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两支军队有仇的话,指望其中一支军队去救援另外一支军队,基本是不可能完成事件。

    世人总喜欢神话军法,但在战时,又有几人舍得用军法杀人?都是大乾的栋梁啊。

    ” “可儒家弟子也是大乾的栋梁。

    ”白倾心皱眉道。

     姬帅道:“我知白大人的意思,但是人心从来都是最难测的东西。

    即便是在战时,在军中,也不可能上下一心。

    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况且,让儒家在朝堂一家独大,整个朝廷都只有一种声音,整个军队也只有一种声音,当真是好事吗?” 白倾心无法回答姬帅这个问题。

     她还没有站到那个层次上。

     而且姬帅、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