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4章 承君一诺,必守一生

首页
    人证,有物证,否则随便一个叛贼都能够指控为我大乾立过大功的功臣,岂不是让天下人寒心?” 陈百里冷声道:“陛下怎么就不怕让墨家弟子寒心呢?是因为我们已经都死的差不多了吗?” 乾帝冷哼一声,没有说话。

     但其实还真就是这个原因。

     包括先帝,当年也是这样想的。

     魏君摇了摇头,道:“陛下,你不要以为包庇儒家是在向先帝看齐,此一时彼一时了。

    先帝那时候封锁了全部的消息,所以先帝站在儒家这边,不会让其他人寒心。

    但是现在陈百里已经揭开了当年的秘密,如果陈百里所说的是真的,那你把陈百里他们卖了,才是真正的让天下人寒心。

    ” 乾帝心中一惊。

     魏君提醒的这点,他还真的没想到。

     他只是一心维护大乾的大局,以及先帝的名声,却忘了现在的环境和先帝所处的环境已经大不相同。

     先帝那时是战时,当然一切求稳。

     而且先帝把全部的信息封锁,儒家在那件事情之后也更加尽心尽力,先帝的目的是达到了的。

     可是现在大乾的情况不一样了。

     最重要的是,陈百里把内幕曝光,让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若他今天在众目睽睽之下把陈百里打杀了,那姬帅他们怎么想? 下一个会不会是他们? 他们和儒家可没什么交情,只会代入陈百里,根本不会代入他这个皇帝的立场考虑问题。

     想到这里,乾帝面沉如水,却不再说话。

     他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棘手性。

     刚才偏袒儒家,却是欠考虑了。

     乾帝的表现,王尚书自然也看在眼里。

     他心道不好。

     不过箭在弦上,已然不得不发。

     陈百里要坑儒家。

     儒家也没打算放过陈百里。

     只是儒家没有想到,陈百里竟然敢如此大胆。

     王尚书厉声质问道:“魏君,你有没有考虑过,若陈百里所说一切为真,那陈百里为何不选择当年就公开真相,反而是现在才倒打一耙?” “问的好。

    ” 陈百里大笑了一声,虎目中却流淌出两行热泪。

     “魏君,我说过,今天会告诉你你父亲之死的真相。

     “当年进攻墨城的士兵中——本有你的父亲。

    ” 魏君心头一沉。

     其他人也面色一变。

     竟然还与魏君的父亲有关。

     “我与你父亲相交莫逆,在我未成名之前,你父亲待我如兄弟。

    我成名之后,虽屡次照顾他,但他并未依附我,而是依旧和从前一样与我为友。

     当年你父亲奉命移师墨城,在他感到不对劲的时候,便第一时间向我示警。

    那天我之所以能活命,全赖你父亲及时通风报信。

     但我能逃生,你父亲却战死在了墨城。

    并不是墨家兄弟动的手,而是他自知忠义不能两全。

     他放了我,是违反了军令。

    可对墨城下手,他又宁死不愿。

     他也素知我的秉性,知我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他放我走,他日便可能让无辜之人枉死,魏兄不愿看到那种事情,又无法做到见死不救。

     “所以,他最终选择故意战死在了墨城。

    ” 魏君面沉如水。

     陈百里惨笑一声,继续道:“魏兄放我走之前对我只有两个要求——第一,照顾你们母子。

    这条是我食言了,我虽有托付朋友照顾你们母子,却所托非人,让你母亲很快就撒手人寰。

    九泉之下,我自去向魏兄请罪。

     第二,魏兄希望我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不要牵连无辜人等。

    他是大乾的军人,纵然儒家有罪,军人无罪,将士守土抗战无罪。

    若我因此事牵连无辜,他死不瞑目。

     魏兄没有要求我为这件事情保密,但我知魏兄的意思。

    若是当年在战场上曝光此事,对于大乾的军心必然是沉重的打击。

     所以,我当年忍了。

     “后来我叛逃西大陆,太子应该是猜到了真相,本要截杀我的他选择了放我一马,但要求卫国战争结束之前不得公布真相。

    ” 听到陈百里这样说,王尚书面色一变。

     陈百里叛逃之事,儒家内部有纪录。

     他看过卷宗。

     前太子亲口所言,他已经与陈百里达成协议,陈百里此生都不会公布叛逃真相,儒家之人要杀他放手杀便是。

     若非如此,王尚书也不会给陈百里今天的机会。

     实在是儒家相信前太子不会骗人。

     可是现在,前太子和陈百里的说法出现了矛盾。

     是前太子骗了儒家? 还是陈百里背叛了和前太子的承诺? 王尚书无法确定。

     但他知道,无论怎么样,陈百里的话,都必须是假的。

     “简直是一派胡言,前太子已经死了,魏队长也已经战死。

    你把所有的事情都推到死人头上,死无对证,倒是好手段。

    ”王尚书冷笑道。

     陈百里也在笑,笑的很酣畅:“王尚书,其实要验证我说的是真是假,不是很简单吗?圣人亲手打造的圣台——天下所有的谎言都瞒不过圣台,王尚书,我们一起圣台走一遭如何?这可是你们儒家的圣器,你总不能怀疑我作假吗?”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王尚书的头上瞬间开始出现冷汗。

     而其他人的目光则放在了陈百里身上。

     当年事情的真相具体为何,目前还无法得出百分之百的结论。

     但是在场中人都有自己的判断力。

     他们基本能够得到答案,无需通过圣台。

     所以,他们看向陈百里的目光十分复杂。

     扪心自问,若他们是陈百里,易地而处,他们能够忍这么多年吗? 他们不确定。

     但陈百里忍了。

     承君一诺,必守一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