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1章 钓鱼执法

首页
    中,第二毫无悬念的选择魏君。

     陆总管轻笑道:“放心,老孟还活着。

    ” “孟老?”第二心中一动:“周祭酒搏杀国师一役中,孟老好像也有参战?” “对,而且老孟还隐隐有所突破,距离半圣已经不远了。

    ”陆总管道。

     第二明白了陆总管的打算,道:“义父,孟老假死脱身,是魏大人帮他隐瞒的吧?” “肯定的,假死脱身这种事情瞒得过别人,怎么可能瞒得过白倾心?”陆总管道。

     第二点了点头:“所以孟老欠魏君一条命,他能有机会突破大儒境界,也有可能是魏君带给他的感悟。

    这样一来,有孟老在,国子监针对魏大人的打压应该会雷声大雨点小。

    ” “不止,周芬芳也马上就要回京了。

    ”陆总管期待道:“儒家这些年传承发展,已经逐渐偏离了当初圣人制定的方向,有不少人都主张儒家应该进行改革。

    至于改革的方向,五花八门,此前占据上风的正是和皇室合作。

    这次有了魏君跳出来当活靶子,儒家有的热闹了。

    ” 第二沉默片刻,感觉自己又学到了。

     “义父,你们这是要将计就计?” “不,魏君好像发明了一个新词,用‘钓鱼执法’来形容更加恰当。

    ”陆总管轻笑道:“你去一趟国子监吧,周芬芳那里我去通知。

    ” “遵命。

    ” 第二有些可怜帝党。

     从陆总管的话中他能听出来,陆总管和周芬芳应该是有默契的。

     而儒家内部那些支持乾帝的大儒跳出来之后,单单周芬芳和孟老的联手他们就很难压制,如果再加上陆总管和上官丞相这种级别大佬做外援,被一网打尽几乎是注定的事。

     至于上官丞相会不会当外援,第二根本没有怀疑过。

     哪家的丞相能自己当主子愿意做奴才的? 魏君的主张,可是让丞相统管天下。

     别说上官丞相了,换个奸臣来当丞相,一样也会支持魏君。

     这波就是几个大佬合伙钓鱼。

     钓一个吃一个。

     谁上钩谁倒霉。

     第二走后,陆总管启动了和周芬芳的传音符,告知了乾帝的态度,并且主动献计:“周祭酒,儒家现在半圣几乎绝迹,除你之外百年间都没有再出别的半圣,很多大儒想要突破半圣都已经快想疯了。

    为了突破半圣,他们什么都能干的出来。

    儒家现在已经到了一个不得不改变的临界点,这个时候你最好袖手旁观,或者假装站在他们那边。

    强行镇压只能镇压一时,等矛盾再次爆发,只会更加剧烈。

    ” 周芬芳很快回复:“已阅。

    ” 陆总管:“……” 你这个已阅是几个意思? 他还想再说两句,但是周芬芳那边已经不回复了。

     好在陆总管想了想周芬芳的行事风格,这个姑奶奶根本用不着他操心。

    到了该下狠手的时候,周芬芳从来也没留过手。

     现在,静观其变就好了。

     儒家的反应比所有人预料的都来的要慢。

     慢到陆总管都以为第二没有把话带到。

     第二很委屈:“义父,你是了解我的,我从来不会玩忽职守。

    ” “那这是怎么回事?”陆总管问道。

     第二摊手道:“我也不知道啊,我还特意去查了查,听这些大儒那意思,好像都不愿意做出头鸟。

    义父,我看这些大儒对陛下也没一个忠心的,全都是为了自己的圣道,为了突破半圣。

    ” 陆总管:“……这是自然的,都修到大儒了,谁还能真的认为皇帝‘君权神授’?谁还会信奉‘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 这不是扯淡的吗。

     大儒对当奴才也没兴趣。

     但如果能突破圣道,成为半圣甚至圣人,那当这个奴才也不是不能忍。

     不过目前局势未明,他们又不是对乾帝死心塌地,当然不愿意站出来第一个反对魏君。

     这可是有巨大风险的。

     陆总管想明白了,低声骂了一句:“这些读书人嘴上喊着‘侍君如父’,结果全都说一套做一套,也算是无耻到家了。

    ” “义父,那我们怎么办?” “凉拌,此事我们监察司不能出手。

    ”陆总管道:“等吧。

    ” 监察司表面上只能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刀。

     这样无论监察司做什么,反正黑锅都是乾帝的。

     人设不能破,所以陆总管很小心。

     他选择了继续静观其变。

     而这个时候,谁都没有想到,魏君再次出手了。

     出手就是一个重磅炸弹。

     这次魏君把矛头对准了儒家。

     《破晓》的第一篇文章,魏君就把乾帝、修真者联盟和妖庭全都骂了一遍,这已经足够惊世骇俗了。

     结果第二篇文章,魏君把世人认知里他最强大的后盾儒家也给批了。

     而且是颠倒性的革命。

     魏君用的词很吓人: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旧文化指的就是现在的儒家文化。

     尤其是针对儒家内部和皇权合作的主张,魏君给予了坚决的批驳,并表示儒家发展的方向不应该是向上,而是向下。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就是现在为什么儒家半圣绝迹的最大原因。

     “我辈儒生,应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 看到魏君文章最后提出的儒生标准,正在龟速回转京城的周芬芳一把抓住了赵芸的手。

     “老赵,我不行了。

    ” “你有病?” “对,我好像突然得了相思病。

    ” 妈耶,这真是我教出来的学生? 怎么做到这么优秀的? 这文章,她都写不出来。

     周芬芳第一次感觉自己被别人的才华击中了,彻底破防。

     其实正常。

     横渠四句对普通人的杀伤力都很大,更何况对她这种儒家的半圣? 不止是冲击力,看到横渠四句,周芬芳甚至感觉自己的境界都有所精进。

     周芬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当国子监的学生们看到第二期的《破晓》后,几乎全都直接原地高.潮。

     这期文章比第一期对他们的冲击力更大。

     甚至影响了他们其中很多人一生的选择和志向。

     …… 李家。

     李探花看完第二期的《破晓》之后,二话不说,直接推门出去就想投奔魏君。

     这官不做也罢。

     和魏兄比起来,其他的都是浮云。

     “你去做什么?”老李探花叫住了他。

     他爹也是探花。

     李家父子两探花,在京城也是一段佳话。

     李探花诚实道:“我去找魏兄。

    ” “找他做什么?” “端茶倒水,洗衣做饭,什么都可以。

    ”李探花认真道:“只愿能够跟随在魏兄左右,钻研新文化,新儒学。

    ” 魏君的这篇文章属于定点打击,把这些儒家弟子精准的打击到了。

     李探花现在完全处于一种狂热的追星状态。

     还是老李探花沉稳,毕竟是大儒,沉得住气。

     “为父要站出来了,这段时间你能有多低调就有多低调,最好闭门谢客。

    ”老李探花道。

     李探花不解。

     老李探花解释道:“为父要站出来驳斥魏君。

    ” 李探花惊了:“父亲,为何如此?” “魏君大逆不道,不尊礼法,儒家上下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