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

首页
    前沿阵地》配发一组评论,为这次活动造造声势,于是,报社就组织了一批文笔比较好的记者、编辑,每人领一篇任务,写好了再统一汇总,按期刊出。

     可以说,全市所有的机关干部几乎都要看这片文章,对于那些抽调过来的记者和编辑来说,写好了不仅可以扬名立万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而且可能引起领导的赏识,一旦得到领导的赏识,得到提拔重用的机会也就变得多多。

     所以,李绍光觉得,这是自己人生的一次契机,全面发展自我,提高自我的契机,因此,接受任务后,李绍光立刻精心组织材料动手写起社评来。

     众所周知,写出一篇好文章是很不容易的,尤其要想在高手如云的知名记者和著名编辑中脱颖而出,引起高层的赏识和重视,就更不容易了。

     鉴于如此,李绍光独辟蹊径,首先详细查阅了东部发达地区的情况,发现易林市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是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还是外商投资企业差距很大。

    拿财政收入来说,易林市都无法与人家相比,甚至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到。

     经过深入分析,李绍光发现易林市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所以会出现如此大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投资软环境疲软,招商引资工作没做好。

     抓住这一要点后,他又通过夏闻天在先前任职那个市市政府工作的大学同学的关系,把夏闻天在那个市就职时的全部讲话材料搞到手,细致研究以后,将夏闻天讲话精神以及最关注的问题抽了出来,写出一篇名为《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逐步缩短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差距》的社论。

     应该说,那篇文章完全是激情所至有感而发,既写得激情澎湃,又充满思辨色彩,在市委机关报《前沿阵地》发表后,立即引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注意,并一度在市直机关引起热议。

     最为幸运的是,就因为那篇文章,他跳进了时任易林市市长的夏闻天的视野,命运从此得到彻底的改变,事过不久,夏闻天就点名调他来身边做秘书,夏闻天调任益阳市市委书记又随着夏闻天来到了益阳市,而且级别又升了一格,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地市级干部。

     作为夏闻天身边的红人以及专门为夏闻天服务的市委副秘书长,在夏闻天面前说的话自然非常有分量。

     不过,李绍光跟随夏闻天来到益阳市的时候,曹玉华已经从市政府下派到方山省做副县长了,所以,他无缘于李绍光接触。

     再说了,作为市委副秘书长,又是市委书记身边的红人,李绍光接触的都是市委市政府各直属机关以及县区党政领导一把手,像曹玉华这样的副县长,根本进不了人家的视野中。

     因此,他不无担忧地说:“关键是我和李秘书长也一点交情没有,他会帮我吗?”(未完待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