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1章

首页
    出发,北上雍州,入并州,直奔雁门而去。

     北方的深秋,越靠近边塞,越是风沙弥漫,衰草连天。

     这条北上的将长安、雍州和并州连接起来的官道,开辟于大虞开国初年,沿途分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个郡县。

    早年间,曾人口稠密,市井云集,而今在胡族铁蹄的反复践踏和屠杀劫掠过后,这一路北上,大军沿途所见,人烟稀少,荒村遍地。

    道上除了偶尔有几个拖家带口、结伴逃难的路人之外,连野狗都饿得瘦骨嶙峋,倒毙路边。

    死气沉沉,荒凉之甚,叫人触目惊心。

     直到半个月后,渐渐靠近雁门,道上才多了些逃难人的身影。

     早两年,刘建为稳固西凉的地盘,曾逼迫许多来不及逃走的人举家迁到雁门郡充实人口,为自己筑城,充当奴役。

    当时人数万余。

    除了汉人,中间也有氐、羯、鲜卑等族的平民。

    这两年间,死的死,逃的逃,如今只剩千把人了。

     战事虽还没有到来,但随着匈奴骑兵云集雁门,宛若惊弓之鸟的这一千多役民,早已嗅到了战争的气息。

    即便不逃,也会被征为奴兵,等着的,只有死路一条。

    从半个月前起,这些人便从临时聚居的方镇逃亡。

    许多人自然死在了匈奴兵的刀下,但也有侥幸逃出来的,结伴朝长安方向而去,遇到这支北上的军队,得知是李穆的应天军,如见救星,跪在道旁求助。

     李穆命军医救治受伤和生病的逃难之人,给其余人指点去往长安的道路,不分胡汉,一视同仁。

    这一日,开到一处名为石口的关隘。

     这里距离雁门,不过只有数百里路。

    刘建指定的用以交换人质的方镇,就位于石口和雁门关的中间。

     长途急行,士兵见乏,李穆命军队暂时驻扎下来,士兵抓紧歇息,自己带了几人,换上路人衣裳,先行去往方镇探查地形。

     方镇从前是位于这条古道之上的一个商贸点,东西南北的客商云集于此交易换货,一度曾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后来因为战乱,荒芜了下去,这两年,就成了那些被强行迁到这里充作奴役之人的临时聚居之处。

    日复一日,风沙侵袭,如今城垣坍塌,周边被埋,城内仅剩的那片还没被黄沙掩埋的黄泥民居,也是低矮破旧,荒凉无比。

     高桓那日在敌营里偶遇高峤,心知就算他还没救出伯母母子,如今人也一定在他们附近,这让他放心了不少。

    但想到对方守卫森严,伯父毕竟势单力薄,且至今也没什么好消息传来,心中又有些忐忑,故得知李穆要去暗探方镇,立刻要求同去。

     几人纵马疾行,半日便到。

    快到之时,下马改为步行,远远看见镇口的方向,高高地挂着些长条状的东西,风中晃晃荡荡,吹来的风里,隐隐漂浮着一股腐肉的臭味。

     走得近了,这才看清,镇口的黄泥土墙和木桩之上,竟挂满了一具具的尸体,地上更是伏尸遍地,足有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