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窈点了点头。
她端起磁盘,试探道:“你要尝尝吗?”
杨温川抬手捏起一块,道:“多谢窈窈。
”
在桑窈期待的目光中,杨温川满意的点点头,赞叹道:“比我家膳房师傅做的还要好吃,原来你还有这般天赋。
”
桑窈知道杨温川此话一定是在安慰她,但被夸了她还是很开心。
她低声道:“我原来是想做那个小糕团的,但总捏不出那个形状来。
”
也正是这时,燃冬将伞拿了过来。
桑窈接过,递给杨温川道:“杨大哥,伞还给你。
”
杨温川垂眸看了一眼,继而道:“窈窈太客气了,不过是一把伞罢了。
”
桑窈道:“还是要还的。
”
杨温川又沉吟片刻,道:“不过我待会还要回翰林院,带着把伞多少有些不方便。
”
他目光扫向那一盘糕点,道:“窈窈若是不介意,就用这盘糕点抵了如何?”
桑窈默默看向自己那做的那盘四不像,道:“这……”
杨温川点头,温和道:“你若是不愿意,也没关系的。
”
这有什么不愿意的,桑窈道:“那燃冬,你去寻个食盒来。
”
等到杨温川回到翰林院时,正是巳时末。
曲折长廊下,翰林院大学士陈坷正一边走,一边同身侧的年轻男人低声说着话。
“今年的确要比往年好一些,除却杨温川他们几个,我还留意了几个不错的苗子。
”
谢韫嗯了一声,道:“圣上这几日的确在问,西南六州还是缺些新官员。
”
西南六州地处遥远,事多又杂,不好出成绩,此时又正是用人的时候。
若是派有资历的去,一来浪费资源,二来多少会使得人心不满。
当然,还有部分原因就是,若是派资历老的,多少都懂得怎么偷奸耍滑,也没什么上进心。
而新官上任的官员则恰恰相反,他们虽没什么经验,但大多做事认真有干劲,十分适合外派到西南六州去,而对于这些新人的培养,就得看翰林院了。
两人穿过长廊,不远处的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