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舜卿的传奇故事流传在江南一十六路,他的泥塑被百姓奉为“宋周天王”,建庙立碑,香火不断。
此事发生在永安县尸变的十六年前,彼时,周舜卿年十九,科举连连落榜的他,被家中安插在皇城司中充任侍卫,以丰其资历。
不成想,有关宋周天王最早的记载,便是出于他担任侍卫的这一年。
宋熙宁二年。
汴梁下了一整日雨,天还未放晴,晕染着藏青的夜幕便已垂下。
正值雨季,金水河水流湍急。
翠头鸳鸯三三两两,甩动着尾巴结伴游弋,搅碎了水中的圆月。
华灯初上,一座石桥上人头攒动,摊贩早已在两侧摆上了果脯蜜饯、油炸果子,大声叫卖着。
仕女穿着雅致,怕被突然落下的雨点弄花了妆,仍举着花白的油纸伞。
城中有富户娶亲,绚烂烟花照得夜空阵阵青红。
一艘数丈高的游船驶来。
船头悬的五彩旌旗,伴着夜风四下飞舞,百名穿着玄色官服的侍卫立于船艄。
船内传出的歌舞声响彻两岸,声音婉转,吵嚷着穿过石桥。
两岸的百姓见此派头,开始议论纷纷。
人们说船上是从江南来的商贾巨富,或是宫中的宗亲贵胄。
游船里灯火通明,一队西域乐班抚弄着胡琴筚篥,十几名舞姬身着罗裳水袖,跟着调子翩然起舞。
凉风从窗棂灌入,烛火摇曳。
待红烛燃尽,升起一缕青烟,凝固在烛台上。
两名女侍点上新蜡烛,退到一旁,借着歌舞的吵嚷声,小声嘟囔着。
年纪小些的女侍撅起嘴抱怨道:"只闻雍王诗画双绝,不曾想雍王倒也精通雅乐,就是苦了咱们这些下人,跟着在船上糟了三日的罪。
"
另一名女侍稍年长些,她指了下坐在船头的男子:"傻丫头,你以为雍王到船上真是为了听曲儿吗?"
雍王穿着绛紫色金线蟒袍,斜靠在沉香木椅上,单手扶额,眉头紧锁,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