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7章

首页
    如此一来,作为会试魁首的潘学谅便能参加殿试,说不得还能金殿传胪,缔造一桩佳话。

     然出乎众人意料的是,潘学谅却恳请皇帝收回他贡士与举人的功名。

     “当初若不是廖绕为了利用草民,将草民的名字添上桂榜,草民至今依旧是秀才。

    ”潘学谅正色道:“既如此,草民不该也不应占着贡士或举人的功名参加明年的殿试。

    ” 潘红枫在四方岛忍辱多年,此番剿寇能大获全胜,她可谓是居功甚伟。

    潘学谅是她唯一的儿子,她立下的功劳自是会泽披到潘学谅身上。

     来年二月的殿试,潘学谅定是三鼎元之一。

     这是多少读书人的追求,一条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青云路铺到脚下了,潘学谅却选择了放弃,叫人扼腕之余又心生钦佩。

     嘉佑帝问他:“你可知错过了这个机会,你兴许一辈子都不能再有金殿传胪的机会?” “草民知晓。

    ”潘学谅坦诚道:“只草民也知晓,便是不能杏榜留名,草民依旧能为大胤出力,为百姓谋福,就如同阿娘一般。

    ” “还真叫顾卿猜对了,便如你所愿。

    ”嘉佑帝笑道:“朕叫林卿在国子监给你留了个位置,明年开春你便到国子监当监生,朕在金銮殿等你。

    ” 潘学谅怔然,听嘉佑帝这话,顾大人竟是猜到了他回京后,会舍弃秋试与会试的成绩。

     “顾卿曾同朕道,他日潘学谅若为官,定会是个好官。

    ”嘉佑帝道:“朕不忍你蹉跎岁月,想让你早日造福一方百姓,方举荐你到国子监就学,你不必惶恐,这本是你应得的。

    ” 国子监祭酒乃老尚书学生,老尚书对潘学谅有愧,潘学谅去国子监可比他回去岭山书院要前程敞亮得多。

     潘学谅心知这事儿多半是老尚书的安排。

     果然,待得老尚书离开大理寺狱,老尚书便派人将他与潘红枫接去了尚书府,正式将他收做学生。

     潘学谅说老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