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7章

首页
    村子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艺术村,更有不少游客千里迢迢前来打卡参观,古老的村落焕发了新的生机。

     梨歌盘点账册不由得庆幸:由于她坚决不要村民们回报,因?此后续村民们收入的几百万并没有给公司增加任何收益。

     只不过这?一单业务就相当于没赔没赚。

     既然这?样,只能尽快开始挖掘新的花钱点 梨歌把目光转向了林招娣:“招娣,你上次想投资研究团队,现在公司拨款支持你。

    ” 招娣喜出望外。

     眼看着几个同事都获得了成?功,就连和自己一批的苏笑都获得了成?功,招娣当然也跃跃欲试打算做一番事业:“谢谢梨总,我一定好好干!” 投资哪个研究团队呢? 眉眉自告奋勇:“我找我老乡帮你问问。

    ” 桑坛一如既往得可靠,听说招娣想投资理论研究团队就立刻想出了人选:“有一家学校的团队可以?接受扶持。

    ” 岷江科技学院的一个研究团队。

     农业理论研究其实很重要,主要方向是做各级政府决策智库, 不过这?个团队有点惨。

     他们是一家第三批次本科院校,也就是俗称的“三本”。

     要是别的城市也就罢了,岷江市偏偏高校云集,财政拨款自然就更加倾斜于其他学校,一层一层下来到岷江科技学院基本就很少了。

     而岷江科技学院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一家科技类院校,农学作为?他们的边缘学科得到的资助就更少了。

     蛋糕很小,分到的份额更小,更郁闷的是他们从事的是理论研究。

     如果是农业应用研究的团队也还行,他们搞搞果蔬种质资源,又或者农产品储藏加工,这?些具有实用性的研究总能拉到外面企业赞助。

     所以?这?个团队属于十冬腊月吃冰棍儿里外凉。

     这?不,团队里的研究员卓行正?发牢骚呢:“像这?样下去前途无望啊……” 他作为?一个苦逼研究生正?愁闷前途呢。

     是的,这?个科研团队里没有博士生,这?些都是因?为?作为?团队负责人兼教?授的王法不招博士生。

     她常常说:“为?了这?个狗屁专业十几个老师就业,每年牺牲几百个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所以?坚决不误人子弟。

     团队里只有10个研究生,10个本科生。

    一般本科生不会这?么?早搞科研,但王法认为?:“反正?你们都被这?家破三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