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其他地方百姓对匈奴人是生理上的厌恶,镇安城百姓对匈奴大多是真真正正的恨之入骨。
他们有的是镇安城当地人,和匈奴属于世仇,有的是将士们的家眷,亲人都在军营里自然非常讨厌所有的敌人。
除了仇恨匈奴对自己家园的侵略外,今年镇安城的百姓又多了一个仇恨对方的理由,那就是匈奴的恶神抢夺他们大夏的气运,让他们不得不忍受各种灾害。
是的,没有错,关于匈奴抢夺大夏气运的故事,随着豆腐的到来,已经传遍整个镇安城。
各种仇恨交织在一起,让今年镇安城百姓对匈奴的战意格外高涨,各家青壮年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武器,准备随时上战场。
只是战争不是儿戏,就算百姓们不怕死,宗政亮等将领也不会轻易让那些人上战场。
有时候没有经过训练、不懂配合、听不懂指挥的伙伴,不仅不会帮上忙,反而是扯后腿的一把好手。
没办法,他们只能安抚百姓暂时以保护自己为主,要是真想帮忙就老老实实听话。
百姓们倒是很好哄,大将军让怎么做就怎么做,没有闹出来什么乱子。
而对于匈奴的到来,宗政亮第一步的计划是坚守。
他把城外的百姓迁进城来,粮食和贵重物品都搬进来,不给匈奴留下一丝一毫,算是大夏版的坚壁清野。
先观察一下匈奴这次派多少兵马来,将领是谁、武力值如何再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其实最开始时宗政亮对这个计划很不满,在他看来将士们已经有了一定数量配备好马鞍等东西的马匹,一定数量的铁质兵器,对上匈奴绝对有一战之力。
再加上适当的计划,给匈奴人狠狠来一下,一点儿问题没有。
可惜他的豪言壮语,被宁松和其他将领给无情的否决了。
是,他们已经试过马鞍等东西和锋利的铁质兵器,确实会让将士们的战斗力大大提高。
可他们拿到东西的时间太短,没有经过多长时间的训练,贸然出击说不定不仅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