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德将军能制服的了叛军么?”姜梨问。
她这话说的实在是有些天真烂漫,仿佛全然不知道成王的兵马有多少,昭德将军手下的将士又有多少似的。
而打仗对她来说,只有一个“输赢”之分,其余的她什么都不明白。
殷之黎就笑了笑:“二小姐放心吧,有父亲在,叛军不会进城的。
”
“那昭德将军看来是比成王更强了?”姜梨问。
殷之黎才落下一枚白子,闻言,抬起头来看向姜梨。
女孩子似乎没有察觉对面之人的异色,只是拿着黑子,似乎在认真思索在哪里落子才好。
随口就道:“昭德将军想来不会只护城,还得去剿灭叛军吧。
否则成王的人一直在城外盘旋,这么长此以往下去,城外的人不能进城,城里的人不能出城。
大家都不方便,万一成王干脆去攻别的城池,史书上不是有记载,也曾有叛军攻下半壁江山,自立为王的事么?”
“二小姐这么想也没错。
”殷之黎重新低下头,随着姜梨落下一子,也跟着落子,他落子的动作很快,不像姜梨还要思考,仿佛早就已经算计好了之后的每一步路一般。
他道:“叛军迟早是要消灭的,只是一旦战争开始,遭殃的都是老百姓。
”说到此处,他的眼里闪过一丝沉痛之色。
姜梨把他的这点痛色尽收眼底,心中诧异,传言这位郡王世子是个心地善良的慈悲之人,现在看来,倒不像是假话。
身为上位者,甚至于说身为地位高些的人,总是不能设身处地的为民众着想,也不能体会人间疾苦。
殷之黎却能思考到被战争连累的百姓,可见和旁人不一样。
姜梨道:“战争也是为了保护更多的百姓,这和世子无关,世子不必太过自责。
”
殷之黎也笑了:“我父亲常说我有妇人之仁,不是好事,二小姐见笑了。
”
“心怀仁义,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世子不必这样说。
”姜梨微笑道:“世子很好。
”
“你总是世子世子的叫我,未免太生分。
我们之前在街道上见了一面,又一起下过棋,总归算是朋友了。
”殷之黎温声道:“日后就不要叫我世子了。
”
姜梨愣了一下,犹豫了一会儿,才道:“殷公子。
”
虽然比世子好些,却也没有熟络到哪里去。
不过好在殷之黎并不是一个得寸进尺的人,相反,他似乎对姜梨的这个称呼也很满意,不再提方才的话。
二人认真下棋。
下棋的功夫,周围竟也没人来打扰他们,连个倒茶的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