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9章

首页
    许多都不懂,我女儿要是遇到疑难,你弟子帮着解答就成。

    ” 船匠怔了下,船匠的书?他有些糊涂了,“您有书为何还要我教?” “书上的文字与实物还是有些差别的。

    ”林晓笑道,“我的书是从总明观借来的,包罗万象,有许多东西,你可能听都未听过。

    ” 就古代这种敝帚自珍的做法,想必船匠与船匠之间都不来往,更不用说探讨了。

     而总明观收罗的是全国顶级科研人才,这里面的书籍都是他们编撰的,并不对外公布,只对内参详。

     船匠思忖片刻,到底对这些书的期望太大,咬了咬牙,“成,我让我小儿子每日过来听您差遣。

    ” 他突然改口答应,李秀琴自然知道他是为了什么,但还是跟他提前说明,“这些书都是我闺女从总明观借来的。

    我闺女需要经过秦祭酒的允许才能将书借给别人翻阅。

    要是他不同意,你儿子只能帮我闺女做些小东西。

    ” 船匠咬牙,“听奶奶吩咐。

    ” “若是秦祭酒同意,我需要你儿子教两个下人怎么造船。

    你不能只想着占便宜,却不想付出,我请你做东西可是付了你钱的。

    ” 船匠想了半天,终于答应。

     过了大约十日,秦官派遣下人送来两箱书,并带来一封信,信上表明,这书既然送给了林晓,她可以自行做主。

     林晓不由感激秦官真是个和蔼可亲的长辈,不仅没怪罪她不小心将书烧了,原封不动又抄录一份,还任由她处置新书。

     其实林晓哪里知道,不是秦官宽容,而是皇上特许。

     总明观的书籍是属于整个国家的,不是属于个人的。

    之前秦官想送林晓书都要经过皇上允许,他才能外借。

    林晓转借他人,自然也要经过皇上允许。

     皇上得知林晓对造船感兴趣,也想看她能不能改造海船,以便将来国库又能增加一笔收入,冲着这个目的,他爽快答应了。

     林晓得到回信,心里感激秦官,就让她娘准备谢礼送给秦祭酒。

     李秀琴便让顺安买了些好东西请秦祭酒家的下人带回去,甚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