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会背了,正在学《诗经》。
”
李秀琴大吃一惊,“他们速度够快的呀,我记得你之前不是说,他们才开始学识字吗?怎么这么快就能背这么多了。
”
她家男人背书咋那么难呢。
一本《论语》花了二十天才背会,这几天开始学《孟子》,女儿抽查《论语》,好家伙,已经忘了一半,没办法又得重新再背。
就他这样,学一本扔一本,啥时才能学到头啊。
她都愁得慌。
枝秀声音难掩悲伤,“去年边城打仗,死了不少人,咱们村又被招去很多村民,我两个哥哥想早点考上秀才。
他们现在日夜苦读。
真的很辛苦。
”
别看两人都能考科举,但是如果有一个中了秀才,另一个就没了科举机会,只能去当兵。
两人牟足了劲儿都想早日考上秀才。
李秀琴心里叹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这么点的孩子都有自觉,不像她男人,背个书还要女儿盯着。
“多读书也是好的。
”李秀琴想到自己看过的战争片,“我听说军队也有军师,你大哥二哥多读些书,将来也不用亲自上战场杀敌。
”
不是她看不起枝秀两个哥哥,就他们那营养不良的细瘦身板,上战场只有送命的份儿。
那就不是打仗的料。
枝秀听到还能当军师,眼前一亮,“婶子,你说得对。
”
她怎么没想到呢,她哥哥也能当军师啊。
如果他们考不上秀才,她就让他们多读兵书,怎么也不会把命给丢了。
回了家,李秀琴将抄好的两册递给她,“我平时太忙,每天只能抄两页。
你放心,接下来,我有的时间,可以多抄一些。
”
枝秀看到这么多书,眼神晶亮,有些不好意思受她这么多照顾,“婶子,您不用特地抄了,太费纸墨。
您要是方便,我两个哥哥可以借书看吗?”
李秀琴想着她男人现在也只会《论语》,剩下八本还没背呢,就点头答应,“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