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传承断了,难道独独你就另有机缘?”沈如晚问。
邬梦笔苦笑,“我在意修这条路上,和他们情况不太相同。
”
可究竟是差在哪里了?
“我天生便适合走意修这条路,幼年时因奇遇而找到了意修秘籍,自己试着修练,从头到尾也没遇上什么瓶颈,甚至以为意修就是这么好学。
”邬梦笔说到这里笑了,“可后来我再对照那本书,才发觉并非人人都如我一般,多的是卡在一步上再难寸进的修士。
”
这话说出来实在有些欠打,估摸着也就只有沈如晚和曲不询能面不改色地听下去。
沈如晚默然片刻,偏过头仿佛不经意般望了曲不询一眼,他几乎是同一时刻也投来目光。
“既然你天资出众,怎么如今却是一副形销骨立的样子?”曲不询似笑非笑,“就算十年流光暗度,一个气质出众的仙尊,也没有这般落魄的吧?”
邬梦笔默然将目光转向曲不询。
“我该叫你曲道友,”他姿态很谦和,可说出来的话却意味怪怪的,“还是长孙寒小道友?”
曲不询蓦然抬眸,直直地盯着邬梦笔。
“不必这般警惕,你能死而复生与我半点关系也没有,都是你的机缘。
”邬梦笔姿态很放松,“不必用这种阴冷的神情看我。
”
曲不询沉默了一瞬,“什么意思?”
邬梦笔深思追念起来。
“你刚认下那把剑的时候,我远在尧皇城,便已能意识到这把剑有了新的主人。
”他慢慢地说,“你可知道这把剑的来历?”
估计谁也想不到,在剑修中广为流传、常被感叹残缺不全的《孟氏坤剑残谱》其实并没有消失在神州,而是随着孟氏家族的修士奔往五湖四海,代代相传。
“孟氏,孟华胥、孟南柯。
”沈如晚微微蹙眉。
这个“孟”竟然便是孟南柯和孟华胥的孟,总给人一种难以接受的感觉
“没办法,到了他们这一辈,姐弟二人都不愿学剑,如此便各学各的了。
”邬梦笔笑了笑,“孟氏有一柄传世名剑,名为不循,相传能起死人、肉白骨,只要能令这柄剑认主,便能不死,只是随着方壶仙山沉入海中而不见踪迹。
”
邬梦笔说到这里,慨然一叹,微笑着望向曲不询,“不循、不询,不必我再说下去了吧?孟氏血脉对这把剑犹有感应,不知方位,但若被人认主,孟氏弟子便能立时觉察,当初你将不循剑认主时,南柯便知道了。
”
“名剑难求,唯有至刚至正者方能收服。
”邬梦笔目光幽然地望着他们,“一如碎婴。
”
第114章、桃李春风一杯酒(六)
◎烧灯续昼◎
虽然先前便猜到一二,可听邬梦笔完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