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州可是很希望得到苏浔的新投资。
陈市长温和道,“苏浔同志,你可不要谦虚了。
你回来东州,就和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和家里人谈话,何必谦虚?”
刘副市长也说,“苏总,要是有什么新投资,可不要忘了我们东州。
”
苏浔也不卖关子了,如今她确实比过去有实力,所以更不需要像过去一样算计了。
现在光靠着实力她就可以得到东州的优待。
于是和两人说了准备投资电子厂的计划。
“只不过是南波万的一个分厂,毕竟要供应全国,光靠南方一个厂不行。
我要在东州建设南波万分厂。
”
电子厂这种技术型产业那是非常受欢迎的。
这种产业可以帮本地留住人才,也可以为本地吸引人才。
而且这样大厂,投资金额一般都不小。
陈市长也不淡定了,“只要这个电子厂落户,有什么困难,我们都帮着解决。
”
苏浔笑着道,“别的困难倒是没有。
只是想要和华国一些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合作,所以也许是需要你们出面牵线。
”
陈市长问道,“具体是什么合作?”
“我的打算是电子厂内部有自己的研发室,到时我们需要研发什么项目,就请研究所的研究员帮我们来研究,我们出研究经费。
最后研究成果可以共享。
民用专用权属于我们。
”
这种事儿还真没碰到过。
陈市长问有没有什么先例。
苏浔道,“国外一些公司就是和政府共享这方面的研究的。
华国国情不同,自然不会按照一样的模式来,我们可以修改。
而且我也不需要华国顶级科学家,这都是国宝。
我只需要一般水平的就行。
”她这个地方小,还真不好意思那么大的想法。
陈市长闻言,倒是放松一些,“我回去咨询下相关的问题,然后顺便也找科研机构问问是否有意向合作。
”
关于科学技术的事情,自然要慎重。
他想要投资落户,但是也不想让国家利益受到损失。
苏浔道,“那就麻烦陈市长了。
如果这边不同意,我就在国外找团队了。
我考虑华国团队,也是为了方便。
也并没有想过给双方增加麻烦。
一切以共同利益为主。
”
陈市长道,“我自然是希望合作能成功。
只要条件合适,我相信那就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