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带着丰厚的奖赏,即将回去家乡和亲人团聚,然后开始自己的人生。
留下的,则领了一套号牌,从此是工程营的兵马了。
日暮西下,苍凉的山脉间,一阵突如其来的落雪,平添几分落寞的感觉。
河面的冰层上,无数人向南而去,不知道有多少爷娘妻子,正在翘首期盼他们回归。
不知道是谁起的头,一阵歌声在雪天传来:
“少年配刀剑,从师戍幽州。
”
声音次第变大,终于汇聚成一道合唱,响彻云霄,于空谷回荡。
“少年配刀剑,从师戍幽州。
燕赵兵马地,唯见古时丘。
长城登北望,万里夷狄秋。
功成凯旋日,征夫已白头。
”
……
……
工程兵营的成立,让遣返高丽民夫的事,提上了日程。
当初杨霖答应过杨资谦,要把崔洪旭杀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反正也是口头约定,杨霖现在也不想遮掩,摆明了送回去让他们内斗,自己好收渔翁之利。
一时间,十五万高丽民夫,十万高丽士卒,被集中起来,通知他们收拾东西,准备回国。
而边军裁军之后的武器,也都如数卖给了杨资谦,这让两边的实力差距,缩小了一些。
杨资谦约法三章之后,奇迹般地扭转了高丽将士的军心士气,一战将最早回国,并且直接作乱的民夫击溃。
现在他正在鸭绿江畔,等着迎接更多的民夫回国。
这些人可不是回来做自己的顺民的,他们在那个破落门阀子弟崔氏嫡子崔洪旭的带领下,要造自己的反。
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隔岸的宋军,分明是看戏的态度。
其实在灭金战中,高丽民夫出力甚多,而汉人素来是念旧的,他们心底倒偏向这些民夫多一些。
一片空旷的地带,是夏军开辟出来,方便民夫们回高丽的。
如今作为缓冲区,双方杀气腾腾,互相死死地盯着。
杨资谦手下的将士,已经张弓搭弦,瞄准了这些阔别故土两年的子民。
只待夏军撤走,杨资谦一声令下,就是一场血腥的杀戮。
崔洪旭拨开身前的人,竟然走在了最前面。
他身材高大魁伟,这几年的民夫生涯,让他往日里白净的皮肤晒得黝黑,更加了几分英武。
身上穿的,也是普通的民夫衣服,虽然破破烂烂多有补丁,但是干净整洁。
他就这样,在夏军、高丽官兵、和民夫的注视下,缓缓上前走去。
本来生性怯懦的高丽百姓,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一看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