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7章

首页
    杨霖笑骂道:“有什么好放心的,你最近有没有去京兆府,看过平逸。

    ” 说起姚平逸,姚平仲丝毫不掩饰对这个弟弟的憎恶,冷笑一声道:“不瞒恩师,学生这辈子都不想在看见他。

    ” 杨霖深知其中的原委,姚平仲定是怨恨他帮助凶手,伪造自己二哥的死亡现场,当下也不多劝。

     起身拍了拍屁股,杨霖笑道:“事不宜迟,我们师徒就此别过,希望来日在燕京会师再相逢。

    ” 姚平仲抱拳道:“学生恭送恩师。

    ” …… 回到雁门关,杨霖连脚都不歇,直接下令三军出发,赶往河北之地。

     在河东、河北这些地方,当初因为失去了幽燕屏障,又有契丹人不断南下侵扰,便在这些地方大挖河渠,种植巨木。

     这些河渠和密不透风的森林,可以抵挡契丹的骑兵南下。

     其实这并不是宋人发明的,早在秦朝时期,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向河套地区征伐,势如破竹,一举收复了河套南北广大地区,设置四十四个县,把中原王朝的势力扩张到后世的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这些地方。

     这些地方后来出现了很多与树相关的地名,比方说至今仍然叫着的榆林、榆中等。

     这并非没有缘故的,就是因为当年蒙恬“以河为境,垒石为城,树榆为塞”。

     到了赵宋,我们失去了北方的屏障,门户大开,这些树木河渠就更重要了。

    朝廷多次专门下诏,要求全民植树、护树,有《令佐劝民栽种诏》、《沿河州县课民种榆柳及所宜之木诏》、《禁斫伐桑枣诏》等等。

     史书记载:于瓦桥一带南北分界之所专植榆柳,中通一径,仅能容一骑。

    瓦桥关在后世的河北雄县西南一带,地势平坦,没什么险要可守,契丹兵骑常常出入于此,显然,这里的“防御林”已经起到了军事的作用。

     但是这些东西,既然能防止契丹南下,同样也能阻止大宋的兵马北进。

     杨霖率兵进了河北,就感受到了这些防护林的恶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