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0章

首页
    ,彰善瘅恶,以昭先烈。

    臣敢不对扬休命,仰承陛下孝悌继述之志。

    司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蔡京谨书。

     元?v奸党,第一行便是曾经做过宰辅高官的,司马光当然是第一个,没有丝毫悬念。

    其他几人都是已故宰相,活着的上了奸党碑的,有曾布、韩忠彦、苏辙等人。

     其他的没有做过宰辅的,更是涵盖了北宋神宗、哲宗两朝,大部分的名臣。

     苏轼、黄庭坚、秦观、张耒、刘安世、朱光庭……大大小小三百余人。

     如今的士林文坛,苏辙、张耒、黄庭坚这些尚存的人,乃是个中翘楚,柱石一般的人物,离朝之后不问政事,没想到还是被挖了出来,打上了奸党的烙印。

     杨霖挑头,蔡京做大,一场大清算就此展开。

     这些人的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占据了许多重要位置,不把他们拉出来搞臭,就算退了也有影响力。

     一个萝卜一个坑,如今的朝堂是梁、蔡、杨的天下,岂容他们继续把持这些衙门。

    梁师成继承了一部分旧党的政治资源,所以他的势力才会如此大。

    其他两个就有些寒酸了,这也是杨霖挑事的缘由。

     蔡京和杨霖虽有嫌隙,但是在这一点上,利益是一致的。

     他们的权势,和手下的附庸不成正比,势必要谋求更多的拥趸,两个人不需要事先通气,杨霖在决心做这件事的时候,就知道蔡京一定会站出来。

     曾布是宰辅奸党上,唯一一个还在任上的官员,如今也只能不甚风光地被逐出朝堂。

     他们也进行过反抗,满朝枢要伏阙奏本,声势浩大,要陛下严惩蔡京、杨霖两个祸国奸佞,被赵佶通通打回。

     杨霖躺在湘妃竹的编椅上,翘着二郎腿听徐知常汇报完,笑道:“曾布年纪大了,让他辞官归乡已经算是我尊老之举,若是放在以前,我让他道琼州吃瘴气。

    ” 汴河畔,车马骈阗,青衣小厮遍地都是。

     许多还没有被清洗到的官员,纷纷前来相送,曾布一袭布衣,在一众绯色官服中,更显凄凉。

     刑部尚书陈师锡愤然道:“蔡杨当道,实为国之不幸,奸佞横行,老夫也当附曾公骥尾,早离泥淖。

    ” 曾布正色道:“陈公此言差矣,我等既头戴乌纱,身穿官服,便该上顺天理,下合民情,老夫此番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