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章

首页
    省试。

     要是废除了这两个,太学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可是太学生的门槛,最低是七品官的子弟才能读。

     韩忠彦冷笑一声,出班道:“如此岂非断了寒门入仕之路?” 蔡京呵呵一笑,继续道:“谁说学校取士就是断了寒门之路,韩相稍安勿躁,听我把话说完。

    如今州县之中,是谁在读书?寒门子弟,有几个能上书院,又有多少农夫愚妇舍得出钱让子弟就读私塾。

    ” “臣之本意,是要在我大宋各州县,兴建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进的学制;臣要罢科举,实则是要改由学校取士,为寒门开路。

    ” “如此还不够,臣觉得应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学校,为陛下所用,为大宋所用。

    ” 尼玛,杨霖惊得下巴都掉下来了,这老贼要在大宋办义务教务? 难道自己一直误会了蔡京,他才是忧国忧民的宰相,怎么看他都不像啊。

     朝中各派的领袖一时间都沉默下来,仔细思索着此事的利弊,至于那些摇旗呐喊的,只需等待韩忠彦、曾布等人的决定,再跟着附议就是了。

     杨霖一看冷了场,此时不表忠心,更待何时,赶紧出列道:“微臣附议,蔡相所言对于兴文教大有裨益,非圣明天子在位,不能有此开明之言。

    ” 赵佶笑着点了点了头,蔡京的用意很简单,这样一来确实对于基层的百姓有些好处,但是更大的利益掌握在这些人手里,他们就有机会给自己的子弟走后门了。

     从此之后,当官的儿子想要当官,可更简单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好的政策,不过也给当权者留下了口子。

     蔡京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改革派,所有的变法都会伤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历史上每次变法都会阻力重重,几乎都伴随着残酷血腥,但这几乎是必经之路,蔡京也不例外。

     如果摘掉有色眼镜来看,蔡京比王安石的手腕还硬,能力更强。

    他打压的官员,全都是毫无还手之力,甚至东山再起的可能都没有。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