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2章

首页
    为什么在中产阶层前面要加上大城市呢? 因为像什加公国的卡摩尔镇、或是莱茵王国的威斯特姆镇这种小镇,就算有临近大城市的便宜(发电厂一般在大城市附近)部分街区能够通电,煤气管道和有线电话也是没法儿拉过来的建设和维护成本都太高了,煤气公司和通信公司不可能做这种赔本生意。

     如因纳得立这种一方大城,能满足电力煤气供应的也只有寥寥几个街区,电话铃声更是只能在富人区听到。

     绝大多数因纳得立市民若身在外地时想与家人联系,能指望的联络手段还是只有信件和电报后者还必须是在当地有电报局的前提下。

     威斯特姆理所当然没有电报局……虽然威斯特姆也有街区通电,但邮递电报公司并不认为这座小镇产生的业务营收能够保证投资回报这里的邮局收入只能勉强养活局长和三名邮递员,发向总部的盈余少得可怜。

     不过,这十余天来,威斯特姆邮局的日子倒是宽裕了许多,大量信件在威斯特姆与因纳得立间往返,邮票都卖出了不少。

     这天清晨,天色朦胧时二十三岁的年轻邮递员波沙·劳瑞便披着防风斗篷出了门,赶往邮局。

     这个世界的邮递行业并非国家主导,而是像电力、煤气、有线电话一样,由各国具有足够权势的大贵族包办,属于私人性质盈利单位。

     各地开设的邮局就像是连锁店,局长是店长,邮递员是员工,与本地的行政部门并不产生交集,哪怕是镇长想要寄信、寄包裹,也得老老实实付钱。

     波沙·劳瑞进入开设在马丁街南段的邮局时,局长和另外两名老员工也已经到了。

     简短的寒暄问候后,局长便开始给三名邮递员分配工作:“劳瑞,今天你进城。

    马特,本,你们送信去乡下。

    ” “嗨!老兄!”马特听了这个安排便举起双手高叫,“怎么又是劳瑞进城,怎么也该轮到我了吧?” 局长不耐烦地瞪了马特一眼:“你什么时候能做到像其他人一样不在路上耽误、当天准时返回,我就让你去。

    ” 马特忿忿不平,终究没有再出声。

     邮件有一辆马车、三架自行车,通常情况下邮递员们更多是踩着自行车往镇内、往周围乡村送信,去往因纳得立的马车一周或两周才会动用一次。

     没人会喜欢往乡下送信,当局里攒够足够的信件包裹时,三名邮递员都很期待能由自己负责驾车前往因纳得立能领到两顿用餐补贴、还能在因纳得立城里转一转,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