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正是深秋,距离他们从丹霞山出发,已过去整整一个季度,三个月时间,并非全因路途遥远,而是另有他故。
二人在街上慢慢走着,左右顾盼,就像其他外地上京的闲散游客。
行到一间茶楼前,牧封川装模作样与晏璋交谈两句,携手入内,择了二楼一间包厢,待伙计上完茶点,吩咐无事不得打扰,脸上原本的悠然随意散去,眸中浮现锐利之色。
他靠近窗边,推开窗户,凭栏眺望,隔着一条街外,一座静谧庄严的府邸坐落在皇宫外,以牧封川的眼力,足以将门楣上的花纹都看得清清楚楚,更不必说牌匾上“国师府”三个大字。
他盯了一会儿,收回视线,合上窗,对坐在桌边的晏璋道:“没动静,至于是在等咱们上钩,还是没料到我们已经入城,就看是对方真神算,还是假神棍了。
”
晏璋放下茶盏,眸色深寒:“管他哪个,再伶牙俐齿,也不会我们手中的剑更锋利。
”
牧封川莞尔一笑,抚掌道:“确实,对付这类人,就应该少说话,多动手。
”
两人相视一笑,颇有英雄所见略同的默契。
至于为何要观察国师府,提起神棍,却正与他们姗姗来迟有关。
话说两人从丹霞山附近出发,本应游山玩水,花一两个月的时间抵达京城。
这一是为了舒适,没必因几天时间的节省而紧赶慢赶,二是想更多了解南洲近况,毕竟他们是生人,不获取足够信息,如何从中分析出可能存在的离开线索?
哪想,两人刚出丹霞山范围,进入府城,就听到一则传言,说有国师府门客,奉国师之命,要前往迎仙阁,垒土为台,候真仙驾临。
不料行到附近时,为宵小所乘,丢了国师赐予的锦囊,不得不求助知府,才将事情风声走漏。
谣言一出,方圆百里一片震动,连带城里出入都开始严加管控。
普通人的巡查收紧,自是奈何不得牧封川二人,但这则谣言的时机过于巧妙,令他们无法视之等闲。
两人留在城内,旁观了无数围绕那门客的勾心斗角,直到知府找到锦囊线索,查出锦囊已经意外落水,寻回了也无用,才悍然出手。
他们都没专门修行过迷魂幻术,然而对象是个普通人,粗通已经足够。
原本是想着有备无患,哪想问到最后,竟然真听到令他们色变的内容。
牧封川坐在桌边,手指拨弄茶盏,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