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们无关。
陈国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但真凶同样知道,此般布局能让梁、楚闭嘴,却不能让秦王尽信。
他恐秦王暗地里继续追查真凶,因而又留了一个后手。
耶律丹的书信。
若是在凝月楼中搜出一封完整的书信,显而易见是栽赃嫁祸。
能够布下此等连环计之人,不可能如此不谨慎。
可偏偏是一封烧得只剩下寥寥几字的残页,反倒令人遐想,认定这才是真凶。
重华公主失去清白之身,正巧耶律丹同日行踪成谜,午时又回玉珑阁沐浴更衣,简直坐实了他才是行凶之人。
耶律丹曾与呼延可牧为争夺麦尔娜在王宫里大打出手,足以表明色令智昏,耶律丹做出玷污重华公主一事绝非不可能。
如此一来,七国之中,楚、鲁、梁、陈全部被卷入漩涡,燕国损失一位公主更是惨烈,作为东道主的秦国也必得为此给出交代,一个处理不慎就会得罪所有人。
一出计中计,局中局,将所有人都算计了进去。
唯有一位,从头至尾置身事外,隔岸观火,清清白白。
看鹬蚌相争,坐收渔翁之利。
那位行事低调、甚少露面的夏太子,温衡。
当然凡事都要讲证据的。
虽说最没有破绽的往往是最可疑的,也不能平白无故就给人扣那么大一顶帽子。
卫敛怀疑温衡不是没有依据的。
无论如何,马奶酒中的迟阎已经可以证实为事后诬蔑。
阳阳在偷喝马奶酒时没有任何问题,说明马奶酒中的迟阎是在重华公主出事后才下的,为的就是栽赃给陈国。
而重华公主出事时,几乎所有人都聚集在凝月楼中,唯有一位表示不想掺和,选择告辞。
便是夏太子温衡。
在众人都在凝月楼时,温衡是唯一有时间去御膳房,在马奶酒里下迟阎之毒的。
也有一种可能是他堂堂太子,下毒之事未必需要亲自去做。
但换位思考一下,此事凶险万分,一旦被发现,夏国绝对无力承受秦国的怒火,换成卫敛,也不会放心交由他人去办。
更有趣的是,这位太子衡据说是不懂武功,于诗词书画上倒是造诣深厚。
卫敛适才与他一个照面,却注意到温衡掌心虎口处有习武之薄茧,脚步极力虚浮,也难掩气息平稳。
同样都是装弱的好手,卫敛岂会看不出这是个同行。
对方装得不是不好,只是卫敛武功更高,才能察觉出一点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