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高橘子,她对自己丈夫很是豪爽的说:滚蛋,别管老娘!接着,高橘子就带着大儿子,离家出走了……
29、第二十八章...
高橘子带着大儿子,天南地北的跑了一圈,给儿子置办了电影上那种带着轮子的箱子,给他买了四季衣衫还有个学习用的小小的录音机。
这娘俩除了偶尔发个电报,一去就是一个半月不复返。
等高橘子把儿子送到军医学院,自己颠颠的跑回万林市却发现,家里锅冷盆干,这一下,她美美的吓到了。
幸亏邻居给她带了一个信儿,奶奶带着改霞回乡下探亲,老赵带着俩儿子跑到广州了,好像王家出事了。
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的高橘子,提心吊胆的等了一星期,赵建国才带着两个儿子回家。
心情十分不好。
话说,王希与母亲弟弟回到故乡,祖业房当时已经塌了。
他们拿出所有的钱重盖了祖屋。
王希妈妈刚去新单位报道,接着就是一病不起,那么大的打击,那个女人早就被压弯了。
王希被迫辍学,带着弟弟熬了几个月后,无奈之下,跟着族里的族叔叔去搞走私香烟。
他们那地儿,离香港很近很近。
开始几次挺顺,他赚了不少。
可是,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的,一次失手,被判三年有期徒刑,鉴于王希未成年,现在暂送少管所,待他满十八岁还必须去正式的劳改机构服余刑。
赵建国带着内疚跟两个儿子赶到少管所,王希拒绝见他们,他们等了整整十天,王希就是不想见,听管教说,他心情非常不好,甚至有绝望的念头。
没奈何之下,赵建国又去了王希家,这时,苏珍就病的剩下一口气,王瑞一夜之间长大了。
在家里养家禽,给妈妈做饭。
见到赵建国,王瑞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整整哭了三个小时都不带换气的。
接下来的日子,赵学兵跟赵学军承包了王希家所有的事儿,帮他们把未完成的屋子上了水泥,图了灰。
吊了纸板顶。
赵建国是跑民政机构,跑当地武装部,法院公安到处走。
又带着部队王路生前的几位战友,到处跑……最后,鉴于王家特殊的情况,终于是减了刑,王希十八岁的时候会被放出来,不用去相关单位服刑了。
父子三人,瘦了几圈,灰溜溜的回到了万林市。
赵建国回来与高橘子长呼短叹一番,早就把高橘子放炸弹的事儿放到了一边。
对比王家,赵家的事儿就不算个事儿。
老常回家后,知道王家出了事,就又立刻买了票,去了一次广州,不管苏珍如何拒绝,这一次,老常态度很是坚决,硬是放下五千块。
王瑞要上学,苏珍要治病,这病不好治,苏珍已经有了轻度的精神抑郁症。
老常是个扛过大伤害,大悲痛的人,对待这样的,他倒是有些方法,他先是给苏珍找了精神科的医生,又给雇了一个村里的老婆婆帮着洗刷照顾做饭,工钱直接给开到了王希十八岁出来。
他带着苏珍每天送王瑞上学,接他放学,一来二去的,苏珍又有了主心骨,有了盼头……这样,老常安心的回到万林市。
当年跟王路有感情的何止赵建国一家。
这一年,所有的事儿都来了,高兴的,震惊的,悲痛的,都发生了。
赵王俩家的孩子,面对了一次强迫的成长。
回到万林后,赵学军,赵学兵开始给王希写信,赵学兵是一月一封,而赵学军是一星期一封。
高橘子在外面转了一圈,回到万林市后,她找到相关部门,将原工艺美术厂被拆迁推平的那块地租了下来,这合同一签,就是四十年。
上一届领导的城市改革计划早就被搁浅,这一届领导根本无力盖一个工艺美术品厂出来。
新的商城计划,无法招商,那么一大块在正街上千平方米的土地,只能拿工程布遮盖起来,空着实在难看。
市委领导那是双手支持,巴不得的事儿,这得解决多少待业青年的问题啊。
赵学军这次对高橘子不得不刮目相看了,自己的妈妈出去几年,转了一圈竟然学会借鸡生蛋了。
她先贷款十万,又从干爹那里借了六万,自己把存的钱全部拿出来,大大小小的硬是合成二十万。
接下来,赵建国的苦难日子就来临了。
他看着媳妇的贷款手续,看着媳妇借老常钱的借条,那头发是一把一把的掉,嘴巴里的大泡是一排一排的起。
这才四十五呢,一颗后槽牙就硬生生的着急的掉下来了。
他看着媳妇不知道在天南地北认识的什么人。
紧俏的钢材运来了,做柜台的木板买来了,大块的玻璃成箱的院子里码着。
接着,赵建国忍无可忍,跟高橘子大吵一架,撕坏了家里所有的他俩人的合影,以示抗议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