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身体,劝刘小芳,“我说大妹子,你这一万块也太多了吧?你这不是逼宏林两口子去抢吗?”
刘小芳嘴硬的反驳,“我不是给他们二十年了吗?一年给我五百就成。
我养他这么大,光花费的米粮怎么也得有几千斤了吧?更别说衣服,鞋子,书本这些了。
”
有那平时跟她不对付的,见她这么胡搅蛮缠,也有些厌烦,顿时也不准备给她留面子了,于是也坐下来跟她唠唠讲讲道理,“啥?五百?他们一年才挣几个钱呐?吃啊,用啊,人情啊,这些不都得花钱呐,这小两口一年能攒两百就算他们会过日子的了。
你还五百?你这手也太松了吧?”
刘小芳被说得面红耳赤。
“那三十年,一年三百五十。
这总行了吧?”
其他人皆摇头无语了,一年三百五十,三十年,不就一万零五百了吗?这不降反涨了,当谁都是傻子呐!再说了,把人家养到二十五岁就要人家倾家荡产的还三十年。
她咋这么不要脸呐!
柳大姐在那边插一句嘴,“那你就去告我们吧,看看能判你多少钱?还三百五?你当我们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呀?”说着,扶了扶腰,对看热闹的婶子们说,“我们单位有个老人,快退休了,儿子不孝顺,就去法院告他,法院给判了,一年二十块钱。
咱们宏林是养子,只会少不会多!”
众人一听都议论纷纷,二十块钱。
是挺少的,跟三百五差了十万八千里了。
柳大姐站直了身体,冲着大伙说,“宏林是我男人,他一心想要孝顺,我也不能拦着他,三百五肯定不成,钱全都给了你们,俺们就得喝西北风了,这样,我们一年给你四十块钱,什么时候还到一千,就什么时候截止?”说着,问了大伙,“大伙说,我们这样,仁不仁义?”
大伙一听,一年四十,不少啦!比人家那亲生的还多了一倍呢。
四十块钱可以买多少粮食啊?现在大米一毛六,四十块钱能买二百五十斤的大米。
能养活一家三口人三个多月了。
说着有的人都像看傻子一样的看着王宏林两口子,有这么多钱干嘛全给这老两口呀,以前咋对你的,你也咋对他们呗?有必要这么好心吗?
事实上,王宏林这钱还真是必须要给,因为他在国家单位上班,最讲品德和能力。
上回刘小芳去闹那是因为她无理,领导才会批评她。
这次如果不把他们给安抚好了,要是再去闹,再加上他们确实对他有生养之恩,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谁对谁错还真不好说,估计那些站在王大友那边的人估计会觉得他很凉薄,上层领导也会对他的能力和品德有所怀疑。
到时候,他没有了工作,就掩饰不了他现在优渥的生活。
与其这样,还不如先舍点小钱。
又能得个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