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了芯片工厂。
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后辈。
他当时听了就很心动,于是就过来碰碰运气。
没想到他运气这么好。
他还没开口,她自己倒是说了。
谭恩林试探问,“超精密光栅系统来自华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这个研究所的经费一直很紧张。
”
说完,他脸有点红了。
无他,因为刚才那个是公司,她投资是入股,有很大概率能回本。
这个是研究所,事业单位,如果研究成功,她有优先权,万一失败那就是鸡飞蛋打,等于把钱往水里扔。
像这种研究所很少能拉到投资。
江雨彤自然也想到这点,却没有迟疑,“好。
也给十亿。
”
谭恩林瞠目结舌,这也太有钱了,他继续道,“上海微电子,它是负责总体集成。
这个公司的研发经费最少,十年才六个亿。
”
江雨彤恍然,“好,这个投十亿。
”
谭恩林说一个,江雨彤就投一个,很快就把五十亿给花光了。
谭恩林还想再说,江雨彤抬手,“别说了,没钱了。
就这么多了。
剩下的钱我得省着点花。
”
一不留神,五十亿花出去了。
还剩下四十亿,她得给自己留点儿。
别回头又去贷款。
谭恩林有些失落,但是好在最重要的几个问题有了资金,应该可以先研发。
他松了一口气,改了话题,“其实除了想从你这边抽取人才,还想邀请你们加入一个新课题石墨烯研发。
”
江雨彤接过他递过来的文件,这也是个新课题,比起光刻机,石墨烯更符合江雨彤的专业。
说起来石墨烯并不是新出来的材料。
2004年石墨烯的碳原子构成就由英国科学家发现了。
后来,经过大量科学家对石墨烯进行深入的研究。
但是想要研究出石墨烯芯片至少还要十年时间。
江雨彤有些好奇,不是说国家缺钱吗?“为什么研发这个?”
谭恩林现在无比确定江雨彤确实是个喜欢搞科研的商人,他也愿意说得多一些,“目前我们所看到的芯片几乎都是属于硅基半导体芯片,而这一芯片的发展必须要遵循摩尔定律,硅基芯片的工艺技术越往前就会越难突破,像现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也仅仅只是台积电的3nm工艺,而且还只是在实验阶段,而碳基芯片则与硅基芯片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不仅具有高性能优势,而且在功耗方面也要比最先进的硅基芯片好,而且现在硅基芯片已经快要到极限了,新型半导体材料的突破刻不容缓,石墨烯晶圆的成功研发则给芯片领域的发展寻找到了一个新的方向,到时候它也将不再依赖光刻机,这也是国内弯道超车最好的机会(来自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