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冒不出来热气了。
赵曼看着他那个塑料外壳,上面印着“xx大学优秀毕业生”的暖水瓶,幽幽的又看了方和明一眼。
这小伙年纪不大,不知道怎的对种田种地这么大的执念,这一副要把大西北
都开垦出来的干劲,真是让人自叹弗如。
清官,还是个酷吏,就指挥人在大冬天挖冻土的行为,也只有方和明这个二愣子能干出来。
“说吧,赵场长,我虽然对你有点成见,但是基本上还是尊重你的,就拿你们牧区来说转型如果成功了,肯定会成为新区一个活招牌。
”方和明说。
这人讲话有点意思,转型成功,敢情你就赌我转型不能成功?
好坏啊!
韩景瑜在旁边不说话,可眼睛也在不断打量起这个方场长,三十岁不到的年纪,清廉的不得了,也很能吃苦,这时间能吃苦的人总是能引起人的好感的,但他现在对方场长的心情很复杂。
有时候觉得这人太执拗,不是很好打交道,在市领导面前也不是很讨喜。
但就是这个场长来了以后,八大农场的农工跟知青们能拧成一股绳,这要是以前大冬天的你叫人过来挖地,人家都懒得搭理你,所以这水渠啊,在朱秀英手里就没有挖起来。
韩景瑜问道:“方场长,咱们要改良土壤,这事儿就不能缓缓,一步步的来?”
“一步步的来?”方和明急了:“人民吃饱饭的事情怎么能一步步的来,你知道偏远山区有多少人吃不饱饭吗,你们在部队待遇好这人人都知道,可你知道这里的农工为什么会背井离乡的来这里吗?”
韩景瑜一怔,脸上的颜色也不好看了起来。
方和明这话说的太偏激了,部队的待遇好,农民吃不饱,这话也就这种一根筋的人敢说。
且不说打起仗来军人要冲在最前方,就拿工兵们来说,贯穿天山南北的路最难修,全都是蜿蜒的山路,还得防止山上砸下来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