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抖着嘴唇,捏了一根他的发丝,放到鼻端闻了闻,“墨汁染的,怪不得有股子味儿。
”
他自小就不爱读书,对这些东西尤其敏感。
四人被带走,老头冲着老三拱手,“大人眼神了得,小老儿倒是多此一举了。
”
老三抱着宝刀,“也不见得。
你识人的本事比我了得。
”
至少在闻到墨汁时,他是没有怀疑过的。
扔匕首也只是试探。
老三看着老头,“你是怎么发现他们是伪装的呢?”
老头一本正经道,“那妇人妆化得太浓了,梳得发髻却是坠马髻,今天风这样大,她梳这样的发髻到了城外,止不定要乱成什么样了。
”
只是发髻?老三大惊,“那她为什么不梳紧一点的发髻。
”
老头笑了笑,“这个发髻显脸大。
大人没注意到刚刚那妇人脸很窄吗?”
老三拿起画相翻了几页,的确有个年轻女人脸很窄与那女人有三分相似,任谁都看不出来这两人是一人。
只是一个发髻居然就能如此效果,当真稀奇。
老三态度比之刚才好了许多,虚心向他请教,“那年轻男人呢?”
老头从里面找出一张粗眉,方脸,大眼睛的男人,指着上面的脸型,“他应该是把这又粗又黑的眉毛给剃掉一半,眼皮用特地睁不开,显得极小,整个人就变得不一样了。
”
只是改变两个地方,就如同换了一个人,这化妆术果真了得。
那老人家染了头发,脸上多了几道皱纹,一直板着脸,眼皮用稻壳粘过,变得极大,看人的时候,凶巴巴地,跟画相上猥琐的气质极为不同。
那个小厮改变了发型,眼睛比原先的要小,头上戴了个帽子,嘴唇也不知图得什么,显得极厚。
骗子团伙中没有孩子,这个孩子多半是拐来的。
老三便让衙役先把孩子送回县衙,等家长找过来再说。
没多久,去城南街的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