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她并没帮什么忙,只是在专业上答疑解惑,又推荐了教授写推荐信。
因为她很看好这个学生,聪明伶俐,又知书识礼,就顺手牵桥搭线联络了教授。
不过举手之劳,学生却把她当成了恩师。
她帮助学生本就没有所图,但学生一片好意,她拗不过学生,只好答应了参宴。
学生懂得她的性情,贵的餐馆是不愿去的,特意挑了家物美价廉也又口碑极好的餐厅。
一同来吃饭的,有学生的父母,还有提供出国咨询服务的中介傅念。
她没想到她们再次见面,居然是这样一个场合。
傅念还是老样子,能说会道,控场力极强。
而她,心里装着事,又有傅念作对比,则显得沉默寡言。
其实她本就不太爱说话,而身边坐在的人是傅念,她更觉得尴尬了。
不过总的来说,这顿饭的氛围是好的。
散伙时,学生的父母和傅念到停车场各自取车,她和学生在路口等着。
学生问她和傅念怎么了。
她真是太不会掩饰了。
大概是刚才离场时被问到怎么回家,傅念很自然的说顺路可以送她一程,但她婉谢了,又一番讨论后,她不得不答应上傅念的车。
这个讨论的过程,有点显迹了,不然怎么连学生都看出来了呢?
不过学生也只是随口一问,她轻描淡写就翻过去了。
后来,她坐上了傅念的车。
路上,傅念没有说些奇怪的话,只是解释了她上个月回家了,在国外的家待了将近一个月,才回到G城不久。
她想问傅念在国外一个月这么久做了些什么,可话到嘴边,咽了回去。
傅念倒是了解她,自顾自说解释了原因。
她的父亲生病住院了,她回去陪了他一个月。
要照顾一个月,那肯定是场大病,她想问,还是没开口。
这次,傅念也没说下去,因为目的地到了,她该下车了。
傅念把她送到小区门口,她解开安全带,客套的道谢,并且说再见。
“还能再见吗?”在她打开车门时,傅念突然问。
她犹豫了一下,轻轻地嗯了一声,在关上车门的瞬间,又重复了一遍:“再见,回去小心一些。
”
虽然很多时候再见和再也不见没什么区别,但更多时候,它表示的还是字面的意思。
再见,意指希望能够再一次见面。
所以不多久,她们果然再一次见面,只是这一次不是什么好场合。
在病房里,她一脸愕然的望着傅念,心里嘀咕着不知傅念从哪里得到的消息,竟然寻到医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