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也知道,而今形势,李世民还是要安抚好这些李渊的旧臣,保证政权的平稳交接,因此,厚待裴寂是应该的。
除此之外,其他人等也都各有封赏,像是长孙无忌这种重臣,也有一千三百户的封邑;柴绍、罗艺、长孙顺德等人,也有一千户,其余人,依次按照功劳和皇亲身份颁赐等差。
这一年的十月份,天有日蚀。
这对于刚登基不久的李世民,是一个坏消息。
李盛有些担心,在这种天象面前,大家都认为是天人感应,是民间有冤情或是有不平事,又或者,是大臣乃至君王无德。
李世民会怎么应对呢?
嗯,他封了个太子。
“冬十月丙辰朔,日有蚀之。
癸亥,立中山王承乾为太子。
”
是的,对此,李二凤的回应是天有警示,是在提醒我早立国本以安天下,所以我立了太子。
很好,很二凤。
?[86]第86章
李盛得知李世民封李承乾为太子后,也只是沉默很久,这位嫡长皇子确实身份尊贵聪颖康健,立为太子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这位被父亲寄予厚望的皇子并没有顺利继位,在渐渐年长后,他的腿脚出了毛病,不良于行,严重的时候甚至要借助手杖,于是日渐暴躁,最终谋反被废。
这件事李盛心里清楚,但他更清楚的是他对此不能做任何举动,历史的大方向不会有任何改变。
他有积分,也有系统帮助,但是,当他站在历史的岔路口,他怎么敢保证,换一条路走下去一定会更好?
后世猜测,李承乾的病是糖尿病足,因此行动不便,他在自己伤病后便有些敏感多疑,而弟弟李泰对太子位过分主动的态度更是让他心怀不安,在这种环境中,他性情大变,不尊师长悖逆皇父,甚至公然表示对突厥的敬仰,还把自己的太子宫装扮成了突厥样子。
如果他在后世,这个年龄段正是厌学情绪高昂,且容易叛逆的年纪,可以多关爱多放松,以此来度过这一时期,但是,残酷的地方在于,他不是一个可以无忧无虑的孩童,他是整个大唐帝国的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