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1章

首页
    刺鼻的血味成了冲击最小的一环,那些神情各异的头颅,才是最令人胆寒的。

     丹帐人有砍下战俘首级,在道边堆成宝塔状用于震慑敌军的习惯。

     这场景叫做京观,唐笙过去在书里读到时便觉残忍,等真正见到了众多堆叠的首级,脑袋却是一片空白,麻木到连反应都变得迟钝了。

     她呼吸不畅,用了好大的力气才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一步一步走到箩筐前。

     围在最前边的军士噤了声,亲眼看着唐笙解下披风,斩成多面,亲手覆在了每个箩筐之上。

     唐笙的手在颤抖,身体因为抗拒,动作显出几分僵硬。

     可她不能退缩,黄册制下,军户们不少有着连襟关系。

    这箩筐里装着的,可能是围观者的兄弟、父亲、姊丈、妹夫…… 换俘本是一件利于双方的益事,唐笙本意是缓和缓和关系,换取与丹帐各部进行和谈的契机,也为被俘的受尽屈辱的齐兵谋取一线生机。

     为表达诚意,齐军在派遣俘虏送出口信后,最先在约定的地点留下了丹帐伤兵,结果丹帐人却借机挑衅,斩杀齐军俘虏,用成堆的人头换走了自己人。

     唐笙认得最边上箩筐中五官比齐人稍显深邃的人,那是方十八前些日子抓的舌头――丹帐人将肢体健全却为齐人所俘的兵丁也斩杀了,一并送回,以彰战至最后的决心。

     一件披风不够,方十八褪了自己的,一并交给唐笙斩片覆盖。

     “丹帐人就是牲畜,都该宰了丢进锅中!” 不知是谁先起的头,将士们喊声渐大。

     “同这群畜生还换什么俘,抓着就该全杀了,留他们一命便是留下祸端!” “换俘就是妇人之仁!” “妇人之仁!” …… 唐笙没被这些明显具有指向性的言论捆缚。

     从血腥的场景脱身,她恢复了静心思忖的能力。

     丹帐人将十几箩筐的人头送回,一是为了威慑,二是为了搅乱军心,唐笙不能遂了他们的愿。

     “抬回凉州府衙。

    ” 她挥臂,绯袍宽袖在寒风中猎猎作响。

     “唐大人。

    ” 孙镇岳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她身后,身身简素的直身袍,瞧着不似武将,更像是哪里来的儒生。

     他叫住了唐笙,负手道:“本将一早便说过了,丹帐是蛮族,未曾开化,是不知仁义为何物的。

    ” 他音量不大,但足够周遭的军士听清。

     唐笙在牵马回首的那一瞬明白了那些“妇人之仁”的指向言论根源在何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