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印象,执一赞道:“沈大人仁善。
”
“左不过想起了从前,动了些恻隐之心罢了。
”沈长卿微微一笑,向她解释起了自己的过往。
她父亲沈崇年是长治二十七年的状元,大齐开国百年,唯他一人连中六元。
他才优干济且敢于直谏,不久便获得文宗皇帝赏识,官拜左都御史。
他出生寒门且不附权贵,在这个位置待了没多久便拖家带口流放辽东的苦寒之地了。
沈长卿从小生长的地方与逐人村别无二致。
沈崇年除了读书不会别的,每日题些诗作幅画换钱,其余一概不过问。
一家人靠她本是大家闺秀的母亲织布种地换来的银钱苟活。
久而久之,沈长卿的兄弟姊妹们病的病死,饿的饿死,只剩下她一个了。
她长到十六岁,庆熙帝登基,大赦天下,他们一家才迎来转机。
父亲在前朝节节高升,自己也因有才学,被点入公主府侍讲。
沈长卿那日寻访执一道人便注意到了这村落,瞧见穿得破烂,沿街乞讨的孩童就想起了过去的日子,回来后批了几车药给这些人。
“先帝放逐,嗣君拔擢,以彰天恩。
”执一道人说,“这是为君之道。
”
沈长卿朝天作揖:“长卿时常感念先帝和陛下的恩德。
”
*
幽州局势大好,唐笙本来只准备在宫里待两日,结果翻成了四日,允诺给十八带的烧鹅酱鸭和蒸糕也统统忘了个干净。
四天里,秦?Q观有了她的照料,药定时用,膳食也定时进,晚间也不梦魇了,面色好转了不少。
唐笙这才敢仔细瞧了眼她的血条――先前躲避刺杀续上的三年寿命已经掉了大半,这几日秦?Q观身心舒畅,终于回升了几个月。
唐笙松了口气,心道,还好还好,还能回转。
沈长卿的回信中转了两次到了唐笙手上,她照着执一道人改过的方子,给秦?Q观用了两副药,效果还算不错。
唐笙受到了鼓舞,变着法地给秦?Q观补身体,逗她开心。
为了避免她操劳过度,唐笙竟连折子也想替她捧了。
秦?Q观微抿嘴,唐笙的茶盏便送到她嘴边;秦?Q观一支颐,唐笙便替她揉起了穴位;秦?Q观一摊手,唐笙便主动凑上来给她捏脸…
除了秦?Q观勾她衣领时唐笙不做响应并躲得远远外,她们之间配合得无比默契。
离宫前的早晨,唐笙陪秦?Q观上了次早朝。
回来时,唐笙满眼都是盛放的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