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到十六岁,本该当流放,听说是因为你们沈家的事,朝中物议纷纷,先帝到底网开一面,直接贬他与五郎为庶人完事。
”以他那娇弱样儿……怕是受不住流放之苦,所以沈家算是他的救命恩人。
“虽为庶人,起初还是有朝廷的人监管,当然也有吴王故旧照应,后来时候长了,监管松懈了,今上继位后,我们便搬了家换了地方他也不愿再受故旧们的照拂。
”
于三想起他漂亮的桃花眼微眯,讪笑的样子,“见了便说些王府旧事,说平反,又催促上进……难道我还能考科举不成?”曾经于三感同身受着,此时却禁不住想,若是小娘子,恐怕不会似四郎那样放任消极随波逐流,这会子保不齐要买大船弄航运呢。
于三拉回思绪,与沈韶光道:“他是很感激沈侍郎的。
”
沈韶光提起嘴角笑一下,感不感激的,有什么要紧?于父亲不重要,于自己,更不重要。
沈韶光倒是疑惑,于三年纪不大,于这些事情知道得这么清楚,想来是这位四郎身边极亲近的人,怎么就会被卖了呢?有什么别的变故?想起他说的换一桌鱼宴的事,沈韶光迟疑了一下,到底问,“这位四郎果真如你说的那般落拓不羁吗?”
于三知道她问的是什么,沉默半晌,道:“他没拿我换鱼宴。
”而是直接送了人。
看他神色,沈韶光没再问。
沈韶光收拾书册,于三也帮她收拾,等收拾完了,于三终于问:“因着吴王的事,你家破人亡,怨恨他们吗?”
林少尹也问过类似的问题,只不过一个问的是怨不怨父亲,一个问的是怨不怨吴王,沈韶光的回答都是一样的。
于三似松了一口气。
沈韶光拍拍他的袖子,笑道:“便是我怨吴王,与你也没关系。
”
于三瞪她一眼,搬起箱子,“放哪儿?”
“跟林少尹的屏风放一起。
”
听了“林少尹”三个字,于三张嘴想问她,到底没问,直接搬了箱子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