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9章

首页
    人,在谯县格物院一号决议出台后,就被分到了各个学部给后进入格物院的孤儿们授课。

     吴声在武部学科方面的成绩,要远高于学部,他的性格在一期生中也是最为外放的,常常和出身洛阳的特勤组的学子们打成一片,因此他一直以为,自己会被分到武部。

     “哎,想当初,我好不容易打听到分部的消息,连夜请教了许监督,连教案我都写好了,谁知道第二天,给我分到了学部的文科呢?” 吴声手摸着膝头,坐在蒲团上,和身边的人小声抱怨。

     身旁的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带着孩子,一脸看神经病的表情看着这个陌生人。

     好不容易来得早,占了有蒲团,还靠近讲席的好位置,他可是专门来听“新闻”的,不是来听失意不得志的文士抱怨生活的。

     中年人尽量不理会身边年轻人的絮絮叨叨,努力将注意力维持在被人群环绕的木台上。

     这个不过二十尺见方的小木台,如今可是最近整个阳翟城,不对,应该说是整个颍川郡,最热闹的地方。

     小木台就搭在城中郡守府邸所在的长街口,因为每月初一,会有来自阳翟格物院的小童子在这个小木台上说“新闻”,故而此台也被称作“新闻台”,又因为说新闻是在月初,因此这一活动也被人们称为“月旦评”。

     甚至后来有外地人闻讯来听新闻,问本地人“新闻街”在哪,久而久之,颍川郡太守府前的长街,就被人们改称为“新闻街”了。

     按照这些聪慧的童子们的解释,所谓新闻,强调一个“新”字,其内容涵盖很广,一般会先报几条近期发生在各地的大事件,如重要官员的废起,造成重大影响的天灾人祸,运气好的话,甚至能听到来自京师的消息。

     随后是最吸引人的本地要闻,身边人身边事,最能引起热议,再然后是农时提醒和天气推算,到了这里,一般会给说新闻的童子和来听新闻的百姓休息一下,头脑灵活的商人就会趁这个机会,赶紧推销各种吃食酒水。

     这之后会由一位来自汝南的许郎君,对之前说的新闻进行点评,这个环节有时候会引起一些到场的士人的“热心建议”,百姓们喜闻乐见,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