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7章

首页
    这样做的前提是,对方是小明。

     但是在我的眼里,他不是小明,他是医生。

     他从一开始就不符合这个行动的最开始条件。

     所以,规则里采取了这样的写法 “小明不是医生,医生都穿白衣,而小明穿蓝衣。

    (事实) 所以当你遇到穿蓝衣的医生(其实就是小明)时,你应该如何如何”。

     以这样的逻辑,去分析每一个录像带的规则,就会变得清晰起来。

     举例一条 【6.德爱医院没有穿蓝色衣服的医生。

    (事实) 若您遇到穿蓝色衣服,自称是医生的人(小明)(看似不会发生,其实有可能发生的情况), 不要慌张,告知对方让对方直接前往地下室。

    (如何行动)】 同样的方法,可以解析其他的条款,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试试(不是 而自己发生了认知错误,和别人发生了认知错误,以及认知错误的程度不同,录像带提供了不同的应对方法。

     苏摇铃做了一个排行。

     污染程度和应对方法的严厉程度是呈正比的,首先可以排出一个污染程度应对的排行。

     从轻到严的措施分别是:自己回去看录像带或者自己去治疗室看录像带<自己不想看但是可以求助保安<去地下室。

     从保安的权限可以打开禁闭室,以及禁闭室的注意事项说这里不仅是收纳违规病人,更是收纳病情更严重的病人,还有禁闭室强制观看录像带来看。

     保安的应对方法,多半也是带病人来禁闭室看录像。

     翻译一下,也就是你不想自己看,我就囚.禁你强行让你看。

     自己治疗<禁闭室强制治疗<去地下室。

     这样的应对措施排完顺序之后,再去规则之中对应每种行动,就可以得出什么样的认知错误症状,是严重的,什么症状是轻的。

     但找出对应关系的前提是,能明白每个人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才能在规则中找到对应的,认错成了什么。

     对于正常人,如何在自己可能认错人,别人也可能把别人自己认错的情况下,最简单的区分所有人的身份? 这就是苏摇铃总结出来的第二个规律。

     颜色识人! 一开始,她以为有“蓝色衣服的医生”,是因为“我”对颜色的认知发生了错误,从而把“白色”当做“蓝色”,因此出现了“穿蓝色衣服的医生”。

     但结合录像带的规则,以及保安室的注意事项之后,她得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