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听说昨日出事的地点,就在丰收街,亦是晸京军营附近,从军营过去不过百来步的距离,事发之时,有几名昭文馆的生徒前去军营求救,崔将军当时在哪?”
行吧,这就是个回旋镖,扔了个马甲出去,没想到还能打中自己真身。
【佘凤】他这是心中已有定论了。
【佘凤】赶紧认罪,别狡辩,不然会死得更惨。
崔小宛拧了眉,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单膝跪下,“臣有罪。
臣当时有些私事,并未待在军营。
”
魏临将手中奏折扔到崔小宛面前,“你身为二品护国大将军,行事乖张,擅离职守,没把国朝家法放在眼里,若是一次两次,朕兴许还能睁只眼闭只眼。
自己看看,有多少臣子弹劾你。
”
崔小宛瞄了一眼,不多,也就五六个吧。
她顺手截了下来发群里,以后看到这几个人得绕着走。
【佘凤】若我没猜错,这几人是于丞相的门生。
【崔晚】我也觉得是他,也就他一人跟我有仇。
【佘凤】你是这么猜的?
【崔晚】不然呢?
【佘凤】平时听你说多了朝堂之事,也渐渐能看出朝中党派来。
【佘凤】这几位明显是于丞相一党,平日里有个什么议题,也是他们抱团最多。
【崔晚】记不得了。
【佘凤】……
崔小宛将奏折收好,也不辩解,抬眼看向魏临,目若冰霜。
“臣知错,还请皇上责罚。
”
魏临原本还准备了一堆罪证,就等崔小宛否认时发难,见着她这眼神,也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他怀疑崔将军想刀了他。
再就是继续追究,观感不好,诸位臣子都在底下看着,少不得给他安上一个心胸狭窄的形象。
这罪名说大也不大,晸京军营,平日若无战事,也并未有要务,主将偶尔缺个勤也不是多严重的事。
关键是崔将军缺勤归缺勤,还跑去搭上了恭王府。
近日崔将军的名头在民间也是越传越广,风头隐隐盖过皇室。
这话,没法放在朝堂上说。
他思来想去,决定还是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