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6章

首页
    前对此展览持高冷态度的香港展馆也紧急联系经纪人,表示“不管摄影师提出什么要求,无论如何也得来香港”。

     接下来几个城市的展览票早就销售一空。

    连新增的香港站,展票也在开售后的几小时抢完。

     程迦严格限制了进馆人数和分流时间,她不想把展览变成人挤人的走马观花。

    社会轰动效应已经达到,照片她免费发布在微博里,所有人都看得到。

     而展馆是留给人走心的。

     她给参观者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们不受打扰不急不忙,静下心来看完整个展览,回去后把留在心里的震撼再传播出去。

     这才是她想要的。

     她从到处都有人,却一片寂静的展馆里,看到了效果。

     任何时候,展馆都是安静的,静得每个人都能听见自己看到照片时的心跳声。

     ** 而程迦,她偏好散场时独自在美术馆看照片,偶有三三两两的观者,悄然无声。

     这趟出行,她带去的一堆不同种类的相机和镜头都用到了。

    她没有把照片处理成黑白去刻意制造凝重感,荒野本身就足够苍茫。

    她的数码照片从不用后期处理和ps,胶卷照片也亲自冲洗,这是她和父亲的习惯。

     这次的摄影,她把它当做一个故事在讲,每张照片边角处都配上几行字。

     如尼玛搭着帐篷,不好意思地躲避镜头。

     “队员桑央尼玛,藏语意思是太阳。

    年纪最小,害羞,和女人说话会脸红。

    ” 另一张他浑身湿透,躲在灌木丛后朝偷袭者射击的照片上则写着: “他是队里的神枪手。

    雨夜,因打破盗猎偷袭者的头而难过,决心苦练枪法。

    ” 麦朵站在小卖部的那张: “麦朵的小卖部里的麦朵,尼玛的心上人,他羞于对她表白。

    那天他塞给她一只塑料发夹和一小包红景天。

    只有一小包,多的要卖了给队里做经费。

     他一年见她两次。

    ” 石头在灶屋里烧火做饭的照片: “……为一根葱和菜贩子讨价还价,做饭卖相不好,味道还行。

    很会烤土豆和红薯,小气,说梦话都担心没钱买汽油。

    摄影师生病时,破天荒煮了6个鸡蛋。

    摄影师离开时,送了一大兜青枣,矿泉水买的当地最贵的农夫山泉。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