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从原本的日记本里选择性摘抄下来的,如果她能直接将那本日记借给我们就好了。
”
年轻编辑摇摇头,对这个提议并不乐观,“如果这部日记大受欢迎,原版肯定会要上一个高价,那必定不会冒着风险借给我们。
”
“或许我们可以试着从曾祖母的年龄这条线,”编辑提议道,“查一查上个世纪,有没有什么贵族鳏夫和女仆的感情故事?来确认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不过,这个办法很快被大家否决了,贵族鳏夫和女仆的感情故事,这可太多了,明面上的传闻就已经很多,私底下的恐怕都数不清,再加上隔着一个世纪,查起来太困难了。
编辑们并不报以太大希望。
“这位投稿的女士也说不知道曾祖母说的是真是假,”年轻编辑耸了耸肩道,“反正,我们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就当是一个故事分享给读者们好了。
”
不管如何,当编辑们下班之后,回到自己的家里,面对家人们询问“今天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不再说早上热议的、E小姐和伯克利公爵的八卦,而是完全被“命都给你”洗脑,津津乐道地说着下午那篇日记的内容,迎来家人们的惊呼感叹。
尤其是那位中年编辑,回到家后,他跃跃欲试地,找了一个孩子们不在的时机,学着日记里的描写将妻子堵在墙角,邪魅一笑,用他的气泡音低声道,“亲我一口,命都给你。
”
而他的妻子一副嫌弃至极的模样,直接把他给推开了,“你有病吗?我要你的命干什么?”
好吧,或许是因为他没有日记里W先生的英俊外表和冷漠气质,所以他的妻子才并不像J女士那么娇羞吧。
反正,艾琳娜的“转移注意力”大法,看起来颇具成效。
第二天,收到艾琳娜邀请信的伯克利,便屁颠屁颠地上门来拜访了,当然,蹲守在坎贝尔家的小报记者们也捕获到伯克利的身影,并紧急将这个消息传了回去。
但是,对小报来说,这个消息已经失去了一开始的新鲜感,正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镜报》收到了一篇惊人日记的消息,在短短一晚上的时间就传遍了各个小报的办公室,大家都想知道,《镜报》到底收到了什么好东西。
第266章读者反应
“怎么样?”《晨报》的编辑向线人打听着消息,“他们到底收到了什么新闻?”
在小报圈子里,通过线人获取同行的独家消息早已成了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印刷工人、办公室助手,凡是熟悉报社内部流程的,都成了潜在的信息源,只要花上一点小钱,就能挖出一些“内幕”。
“唔……”线人露出迷茫的神情,“好像是一本女仆的日记。
”
“女仆的日记?!”编辑立马提高了话音,“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