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5章

首页
    便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可是,我现在要走了,不知将来身死如何,看到家里还有手足为我孝敬父母,我想,我终于可以放下某些事情。

    ” 汪雨欣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摇篮里吸吮着手指,睡得直打小呼噜的小叶岚风。

     看了好一会,才站起身来,跟叶梨最终告辞。

     汪雨欣道:“最近没有什么需要翻译的东西,组织上应该不会联系叶姐姐。

    叶姐姐就带着孩子,好好生活好了。

    如果真的有人联系你,必然是上次我带来的人联系你。

    叶姐姐放心。

    ” 叶梨点了下头,表示明白。

    她大约猜到了汪雨欣看向小娃娃的时候在想什么,可是,理想和家庭,国家和个人,汪雨欣已然做出了抉择,她就什么话都不必劝了。

     叶梨在兰镇,抚养叶岚风到3岁那年,接到了北平一所女校的邀请请她去学校做英语和法语老师。

     这3年里面,叶梨除了养孩子,看着小小的叶岚风一点一点长大外,就是往报纸、出版社投稿翻译。

    因为汪雨欣之前帮忙联系的出版社的缘故,叶梨的稿子又是出人意料的好,叶梨于是就渐渐地被很多人发现,开始关注她这个据说是从没出过国的翻译型人才。

     而汪雨欣两年前让人传出话来,说叶梨现在也可以翻译些俄语之类的,用这些来扬名赚钱。

     叶梨最初只是稍稍赚些钱,再加上经常自己做了胭脂,由上海的胭脂铺子来收获,赚的钱差不多能养活她和孩子还有家里的保姆几个就行了。

    毕竟,赚再多钱,等到将来某个特殊时期,现在赚下的钱,过得风光日子,也就都成了麻烦。

    出于这个考虑,叶梨留给后代子孙的,大多是她偶尔出去淘回来的小巧精致的古董,倒真没有专门赚钱。

     没想到,那组织上大约是发现她拿着好不容易买来的俄语和德语词典,自学这两种语言的事情,还表示叶梨完全可以拿这些赚钱扬名。

     叶梨想了想,也就发表了些这两种语言的翻译和自己写的小文章,表示是自学,而且还没有人教导如何“说”,很是惭愧云云。

     叶梨的毕竟叫做黎默,就是茉莉反过来而得来的,在报纸上面,以翻译而逐渐出名,但等到她有了名气,也会写一些针砭时弊的小文章。

     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需要唤醒人们头脑的文字。

     就这样,黎默在民国时代的文学圈子,也就有了名气,只是她基本不和同行交流,也不曾离开兰镇,所以,许多人都只知道她是自学而成的天才翻译家,同时也是个颇有才学和爱国情操的女子,很是敬佩。

     这次接到北平那边女子学校的信件,已经不是头一回了。

    因为她住的距离上海近,其实上海那边,早就有学校上门来请她去学校任职,只是都被叶梨拒绝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