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2章

首页
    玄奘的行囊,一切都妥妥帖帖,巨细无遗。

    趁着他忙碌的时候,玉佛寺住持告诉玄奘“:法师莫要奇怪,在这西域,每一位高僧大德经过,都会引起各国的争夺,有时候甚至不惜引发战争。

    ” “哦?”玄奘真是惊到了,“这是为何?” “法师有所不知。

    ”住持解释,“西域崇佛之风兴盛,各国的面积、人口、财富也都差不多,于是比拼的就是影响力。

    哪一国能供养到高僧大德,莫说国王威信暴涨,便是国民的脸上也有荣光。

    如果高僧大德能在国中常驻,甚至会有其他国家的百姓不惜脱离所在国的户籍,迁居到这个国家。

    连商旅也不惜绕行千里,专程来供养。

    丝路上曾经有不少高僧都打算远行天竺求法,却在中途被一些国家强行留纳。

    寻常高僧尚且如此,何况您这种有神佛菩萨庇佑的大德?” 玄奘没想到还有这种内情,心顿时提了起来,看高昌王这架势,未必不是安着这心思,看着忙碌且快乐着的欢信,他内心烦恼起来。

    ??? 第三章大卫王瓶:一千零一夜的传说 第三章 第三章 大卫王瓶:一千零一夜的传说 欢信的安排非常周密,玄奘跟随着他抵达伊吾城,就见伊吾王在城门口候着。

    伊吾王也舍不得玄奘走,但高昌国强大,非他所能抗衡,只好恋恋不舍地送别了玄奘。

     欢信带着二十多名随从和数十匹骆驼、马匹,驮着一应物资,陪同玄奘前往高昌。

    高昌人骑的马都是产自焉耆的龙马,又称海马,这种马与大宛马并称,不但高大健壮,日行六百里,而且擅长游泳,驮着人和行李凫游数十里也不觉疲累。

     欢信自已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玄奘仍旧骑着那匹老瘦红马,有些不自在“:法师,您这匹马又矮又瘦,不如换乘弟子的良马吧!” 玄奘笑了,抚摸着瘦马:“这匹马可是贫僧的宝贝,若非它,贫僧早就丧命莫贺延碛了。

    ” 欢信无奈,只好依了玄奘。

     从伊吾到高昌,八百多里,中间都是荒漠戈壁。

    不过这里处于丝路商道,只要不迷路,每隔百余里就会有一口水井。

    原本有水井处就有人烟,但多年的风沙侵袭,很多地方已经不适合居住,于是村落就被废弃,围绕水井的,变成了一座座断壁残垣。

    还有些生命力旺盛的胡杨,在荒漠中添了一丝绿色。

     然而玄奘一路走来,却发现水井边扎下了一座座营帐。

    他们一行还没到,驻守的高昌人就烧好了热水,煮好了食物。

    此时是十一月,大漠昼夜温差极大,除了供给玄奘替换的僧袍和上好的羊皮袍子,高昌人甚至还给阿术量身做了几套粟特人的小衣裳,皮毛外套、内衫、牛皮靴、袜子,一应俱全。

    玄奘不禁暗暗感叹,这个高昌王如此周到细致,这个情可当真不好还。

     高昌位于天山东部的盆地之中,从伊吾过去,一路都是向上攀缘,到了高原的山腰又开始顺着河流冲刷的山谷向下行。

    此时正值冬日,一路上天山的峰峦高耸入云,积雪皑皑,青翠的松柏交相映衬。

     六天之后,他们抵达盆地中的白力城,这里位于高昌东部边境,高昌实行郡县制,共四郡二十一县,白力城是其中一县,置有县令。

    到了白力城,玄奘才知道,麴文泰竟然派了他的长子,尚书令、交河公麴仁恕亲自来迎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