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5章

首页
    “我说的话你可以不听,皇上说的话,你总不能忘了吧。

    ” “皇上的话我怎么敢忘?‘卿过界勿饮酒,每事听于之杰’,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瞒着你去丰乐楼喝酒,是我没做对。

    回去之后,你只管如实上禀,皇上要责要罚,我都认了。

    ” “此事不在罚与不罚。

    ”赵之杰叹了口气,“这些年我大金内外忧患实多,皇上不想与宋人轻启边衅,这才叮嘱你我此次出使,小事不争,细枝末节上多加容忍。

    你我来到临安,宋人不出城相迎,驿馆待遇也不如以往,朝堂上宋主不起身亲迎国书,还令赞者唱‘躬身立’,故意拿‘躬’字犯我显宗名讳,凡此种种,都是在故意挑衅。

    宋人想趁蒙古在漠北作乱之时,对我大金用兵,前段时间往江北调兵,这事你我都是知道的。

    宋人苦于师出无名,此番各种羞辱你我,还想坐实你杀人之罪,无非是想找借口挑起争端,伺机开战。

    你我此次出使肩负重责,绝不能落人口实。

    往后几天,你切记不可再饮酒,以免误事,有外人在时,脾气也要多加收敛。

    ” “不能喝酒,还不让发脾气,难道叫我成天窝在驿馆,做个缩头乌龟不成?这帮宋人有什么好怕的?开战便开战,我大金国兵强马壮,会怕了他们?” “你又忘了皇上的叮嘱?” “皇上是说了小事不争,可也叮嘱了你我,大是大非上绝不让步。

    宋人一再挑衅,你我忍让得够多了,再这么忍下去,宋人只会当我们好欺负,更加肆无忌惮。

    ” 赵之杰淡淡一笑,道:“一味忍让,任由宋人得寸进尺,当然不行。

    ”顿了一下,慢慢说道,“宋人一向骨头软,尤其是他们的官员,还有他们的皇帝,好比是一只狗,你示之以弱,它便吠得厉害,你示之以强,它便夹起尾巴不敢妄动。

    皇上叮嘱不争小事,大是大非绝不让步,便是此理。

    方才赵师睪和韦应奎的脸色那么难看,对昨晚闯入驿馆抓人的事没有半句歉言,只怕还会揪住这桩命案不放。

    这桩西湖沉尸案,我们若不插手,保不准宋人会做出什么大文章来。

    你我出使临安,该屈则屈,当伸则伸。

    我打算以金国使臣的身份,亲自来查此案。

    ”说到这里,他眉眼间英气毕露,“临安知府也好,司理参军也罢,都是酒囊饭袋之辈,至于那个宋慈,虽懂不少验尸之术,可年纪轻轻,我看也不足为虑。

    我不但要亲查此案,还要查得大张旗鼓,查得尽人皆知,如此一来,这帮宋人官吏再想在这案子上动什么手脚,可就要掂量掂量了。

    初十返程之前,我定要查出真凶,破了此案,当着全天下人的面,将这一干宋人官吏比下去,让他们无话可说。

    如此你我既能一出胸中之气,又能不辱使命,灭他宋人气焰,彰我大金威严!” 第二章验不出致命伤的女尸 金国使团一行人离开后,宋慈站在长生房中,望着虫娘的尸体,脑中所想,全是尸体上验不出致命伤一事。

    眼下能确定虫娘不是死于中毒,那凶手无论用何种手段杀害她,勒死也好,掐死也罢,或是重物击打、锐器捅刺,她身上总该留下致命伤才对。

    验不出致命伤,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致命伤位于极其隐秘之处,比如之前他提到的火烧钉颅案,是用烧过的铁钉钉入死者的头顶,因为伤口细小又没流血,且被发丛遮掩,所以不易验出;又比如致命伤位于谷道或阴门,一些验尸官羞于查验,没能验出来。

    可是虫娘的发丛、谷道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