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2章

首页
    目相看。

    ” 李乘风听了不放心,退而求其次道:“苏晏毕竟是提议之人,又对格物理念与天下格局知之甚广,理当协同豫王,但只需出谋划策,暂不必兼任相关职务,以免分/身乏术。

    ” 皇帝听了更不放心,但明面上又不好说:朕不让苏晏协理,其实另有原因,怕他被豫王骚扰。

    可毕竟李乘风是柱国之臣,所言又有理有据,天子勉勉强强地默许了。

     既然皇帝出言作保,首辅又考虑周到,其他阁老们也只好点头称是。

     谢时燕甚至心想:听闻豫王对苏少卿有意,甘心为其断绝风月,东苑那个案子之后,两三个月不曾勾搭官员,实属罕见。

    让他负责办学,左不过只骚扰苏晏一个,又能人尽其用,皇爷与首辅大人真是用心良苦。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李乘风向皇帝讨要了苏晏的奏折与地图,说要留在内阁,与几位大学士慢慢参详,言语间颇具赞赏,甚至用了“千里驹”一词,来表达对他能力与潜质的看好。

     次辅焦阳与另一名次辅王千禾却不以为然,互相私下吐槽:苏晏少年幸进,不知天高地厚,李乘风如此抬举他,还不是因着他是卓岐的学生,按辈分算,算是李乘风的徒孙。

    老家伙护犊子而已。

     豫王那厢听说了自己的新差事,有些意外。

     倒不是意外皇帝把这麻烦事儿丢给他,而是没想到,那几名平日里向他横眉冷对的阁老们竟然也都同意了。

     他琢磨着时局隐隐的新变化,觉得关键还是落在苏晏身上。

     ……孤王从无办学经验,又对治学理论了解不足,自然得时时向苏少卿请教。

    豫王戏谑地举杯遥敬紫禁城,低声笑道:“多谢皇兄。

    ” * 苏晏熬夜写了长篇大论,还以他80分的美术课成绩,极尽所能地绘制了一幅粗糙版世界地图,就跟考前通宵一样,到了次日精神依然亢奋,容光焕发去上早班。

     吴名照例驾车送他,在大理寺门口扶他下车。

     身后似乎有目光窥探,吴名敏锐地回头,看见拐角墙边露出一带颜色鲜妍的袍角,不露声色地送苏晏入官署后,驾车原路返回。

     在路过那道拐角时,他的身影斜掠出去,一下扣住藏身墙后之人,将对方反剪双手,按在墙壁上,低声喝道:“什么人!” “哎呀,好疼!好汉松手,饶了我吧……”那人娇声求饶。

     吴名一听这发嗲腔调就打了个激灵,撤手后退半步,拉开距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