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沈爱立立即就收了东西,和妈妈坐公交车回去。
一路上沈玉兰紧紧地握着女儿的手,沈爱立能理解她的激动。
一进家属院,大家都在皂荚树底下纳凉,笑着和她们说“恭喜”,等母女俩进了家,李婶子给小扇子摇着蒲扇,一边和刘婶子道:“真是不容易,俊平终于被摘了帽子,这几年玉兰嘴上不说,头上头发都愁白了好些。
”
刘婶子道:“也是沈家的一道劫,俊平下放遇到了杨冬青,你看现在离婚了,反而摘了帽子。
”
李婶子接话道:“那杨冬青有她后悔的日子,前头他们闹离婚,我还担心俊平这身份,又瘸了,以后怕是不好再找对象,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摘了帽子。
”又悄悄地和刘婶子道:“玉兰和我吐了一点口风,俊平这腿怕是能大好,就是怕后面有个意外,俊平受不住,才一直没把话说出来。
”
刘婶子眼睛一亮,忍不住笑道:“真的?那杨冬青要是知道了,还不悔的肠子都青了,她这好端端的闹什么离婚,这不是瞎折腾,存心作践自己吗?”
方嫂子也笑道:“可不是,她一个丈夫瘸了,连面都不见,就要闹离婚的,俊平肯定不会再和她有牵扯,我们就不提她二婚的事,就她那眼窝子盛不了一滴雨的样子,以后还能再找个什么好的人家来?”
刘婶子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咱们等着,搞不好哪天还要求到咱这院儿里来!”
方嫂子也跟着道:“我可没瞧过这么痛快的戏,她要是敢迈脚进来,我就敢敲锣打鼓,给她也添点热闹。
”
小安安也跟着笑,“安安也打鼓,安安有拨浪鼓!”
众人笑作一团,楼上沈爱立进屋就见哥哥靠在床上,拿着铅笔在书上写着什么,喊了一声:“哥!”
沈俊平抬头,眼睛里像有璀璨的光一样,“小妹,你看看,这是出版社这次给我带来的书,让我帮着校对。
”
沈爱立接过来一看,是一本《杜甫诗词编选》,哥哥的本职工作就是编辑。
沈玉兰笑道:“这次过来的姜蓉蓉,是你哥哥的老同事了,给你哥带了好些书过来,说让他暂时先帮忙看看。
”
爱立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印象里,好像是以前和哥哥来往较密切的同事,妈妈好像还挺喜欢她的,说她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有学问又礼貌。
爱立也将自己转正的消息,告诉了哥哥和妈妈,沈玉兰小声念了几句“神”,和兄妹俩道:“真好,妈妈感觉咱们家充满了希望。
”这么多年吃的苦,担的忧,似乎都在这一刻消除了痕迹。
等从哥哥房间里出来,沈爱立问妈妈道:“杨家那边工作的钱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