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季鸿儒后退一步,恭恭敬敬地跪在殿前三拜九叩,头磕在地上,震得殿内灯烛摇晃,螟蛾纷飞:蒙陛下圣恩不弃,臣此一生,必当以此为志,死于万人前,安于万人后,纵入刀山火海,亦如饮甘泉。
云杉听完就撇了撇嘴。
他们云家侍奉了太多个皇帝,这种托孤场面,也就只能勉强震撼一下季鸿儒这种没见过世面的穷书生。
当时的云杉这么想。
季家两代而亡,季鸿儒祖上最多也就只出了个刀笔小吏,其胸襟眼界和底蕴,又如何比得上他们百年传承的云家?
他们云家,可是开国的功臣。
他们从太祖爷爷起就跟着李道隆开疆扩土,武朝三百年,云家三百年,他们一荣俱荣地走到今日,云家将门之所以能百年屹立不倒,那都是云家人用命换来的。
季鸿儒在朝上喋喋不休,云杉有时也会觉得厌烦,且计较那么多做什么?他们这些在朝上锱铢必较的人,是当真没见过血流成河的场景,是当真没经历过,高堂太-祖,手足兄弟被人屠戮的时候。
可他经历过。
经历过这些之后,朝上那些被颠来倒去争论的鸡毛蒜皮的小事,真就不那么重要了。
文官靠笔挣功名,他们纸上谈兵论政治,方寸之间讲宏图,一切都来的太容易,可没有人知道,威风凛凛的云家将军和龙虎军,为了武朝今日这一切,曾死过多少人。
多到就连云家祠堂和将士名录,都早已摆不上,写不下了。
他的祖父,死在西南叛乱的流矢中;他的父亲,死在寸草不生都沙漠里;而他的儿子们,则全都死在了冰冷的北境。
至于那些被他亲手教导,带到战场上的将士们,他们前赴后继地倒下,那些仓促中没来得及收敛的尸骨,就日日盘桓在云杉夜半的梦里。
他负衡据鼎地走到今日,里面桩桩件件,代价都太大了,大到不能回头,不能毁灭,不能失去,云家不能倒,龙虎军不能散,武朝不能塌。
这就是云杉活着的意义。
所以云杉时常觉得这些人,没